2021年中國普惠金融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超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成效顯著
日前,銀保監會就2021年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下發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繼續發揮好小微企業間接融資的主渠道作用,實現信貸供給總量穩步增長。要繼續將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作為投放重點,2021年努力實現此類貸款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不低于年初水平的“兩增”目標。五家大型銀行要努力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全年增長30%以上。
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有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2019年末,共有36.4萬戶中小企業,較2018年減少4883戶,企業數量連續兩年下降;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97.8%。其中,中型企業4.3萬戶,占中小企業戶數的11.8%;小型企業32.1萬戶,占中小企業戶數的88.2%。
中小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一直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尤其是2020年又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疫情沖擊,處境更加艱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主要表現如下:
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成效顯著
保中小微企業對保就業、保民生具有重要意義。為此,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相關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并取得不錯成效。
根據有關國際組織報告,中國普惠金融服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電子支付、數字信貸、線上保險居于全球領先地位。數據顯示,2020年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增速超過30%。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35%,較2019年全年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52個百分點。
國有大行發揮頭雁作用
銀保監會就2021年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下發通知,五家大型銀行要努力實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全年增長30%以上。
2020年末,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34.6%。其中,6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35%,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52個百分點,通過發放信用貸款、承擔或減免信貸相關費用等措施,小微企業其他融資成本和信貸綜合融資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5家大型銀行增長55.65%。行政村已基本實現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銀行在上半年已經完成了“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40%”的任務。據農業銀行2020年年報,截至2020年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9615.2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692.13億元,增長62.3%,高于全行貸款增速48.8個百分點。農業銀行在國有大行中,貸款增速排名第一,貸款余額僅次于建設銀行,排名第二。
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來看,建設銀行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是唯一一家余額在萬億以上的銀行。2020年末,本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1.45萬億元,較上年增加4892.00億元,當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31%,較上年下降0.64個百分點。普惠金融貸款客戶170.03萬戶,較上年新增37.52萬戶;網點布局向縣域傾斜,共有縣域網點4323個。
工商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速分別排名第四、第三。2020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7452.27億元,比年初增加2737.06億元,增長58.0%??蛻魯?0.6萬戶,增加18.3萬戶。新發放普惠貸款平均利率4.13%,比上年下降39個基點。
2020年末,中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1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8%,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客戶數超過48萬戶,高于年初水平。交通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607.5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68.02億元,增幅59.04%,有貸款余額的客戶數15.84萬戶,較上年末增加5.4萬戶,增幅51.72%;不良貸款率1.91%,較上年末下降1.31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國有大行在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存有差距,但增速方面水平相當,環比去年末基本都是在30%以上,很接近“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的目標。從年報來看,國有大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取得的成績,與其線上業務以及產品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密切相關。這不僅體現在小微企業在線上就能便捷地獲得貸款,還體現在普惠業務風控能力的加強,讓銀行充分了解小微企業的狀況。
與此同時,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和銀行擴大服務小微企業網點也有著很大關系。如2020年上半年,建設銀行累計組建普惠金融(小企業)服務中心及小企業中心252家;中國銀行也在擴充普惠金融信貸發起重點網點數量;農業銀行建立總分兩級普惠金融專營機構體系,打造1000家總行級和900家分行級專營機構,全面提升基層網點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大型銀行同時兼顧普惠金融需求和自身風控管理能力
國有大型銀行在資金、網點、技術和客戶等方面有良好基礎,發展普惠金融也能形成其獨特優勢。特別重要的是,一些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改進業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在普惠金融領域既有效挖掘了潛在需求,又明顯提升了風險管控能力。
如2021年3月,建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成功突破萬億元,不良率控制在1%以內,這在傳統模式下是難以實現的。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包括: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研究范圍;信貸業務宏觀經濟、金融環境、貨幣政策與趨勢;信貸業務供給與需求分析,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競爭趨勢;報告第4章重點分析了信...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