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1:《2021年中國化妝品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發展趨勢等)
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化妝品市場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且最具有潛力的市場,中國化妝品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在2020年疫情下依舊逆勢增長,行業高景氣度延續。
目前,中國化妝品行業整體競爭格局較分散,高端市場由國際品牌占領,本土品牌主要在大眾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而近年來新銳本土品牌借助電商、直播等渠道不斷崛起,疫情也進一步催化化妝品線上渠道,不過線下新型美妝集合店也集中爆發。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非法添加等違法現象也較為突出,國家積極完善行業監管體系,助力行業長遠發展。
化妝品成最基礎顏值消費品之一
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灑或其他類似方法,施于人體表面(如表皮、毛發、指甲、口唇等),起到清潔、保養、修飾、美化或消除不良氣味,以及可對使用部位有緩和作用的產品。
目前,化妝品已經成為了我國國民最基礎的顏值消費品之一,正處于一個大規模普及使用的時代。2019年“化妝”以98.37熱度指數位于第三位,僅次于“健身”與“服飾”,且與其熱度指數相差較小。
化妝品的產業鏈覆蓋上游原材料、包裝,中游品牌方,下游渠道。伴隨著化妝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代工廠商、代運營商也成為了化妝品產業鏈重要的參與者。
疫情未改行業高景氣度
受益于美妝消費人群擴容、護膚步驟增加及消費升級,我國化妝品行業持續保持高景氣度,2019年我國化妝品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接近3千億元,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接近5000億元。
2020年,盡管疫情的爆發使得年初線下化妝品實體零售面臨銷售下滑的困境,但是化妝品在消費類中具有較強的消費韌性。在疫情時期積累的壓抑情緒推動了“美妝宅們”消費意愿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釋放,加上“口罩妝效益”的影響,2020年我國化妝品需求持續擴大,化妝品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再創新高,達到3400億元,同比增速9.5%,全年保持高景氣狀態。
注:“限額以上企業”指年銷售額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企業;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企業。
高端市場由國際品牌主導,本土品牌發力大眾市場
在市場競爭方面,中國化妝品行業集中度較低,格局較分散,行業CR10不到15%。具體來看,國際品牌注重產品營銷、研發投入,產品品質有保障,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中國化妝品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且高端市場基本由海藍之謎、嬌蘭、赫蓮娜等國際品牌占領。歐萊雅集團是中國高端化妝品市場一把手,市占率達到15.2%。
我國本土品牌主要在大眾市場發力,上海上美、百雀羚、珈藍集團和上海家化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4%、3.5%、3.3%和2.8%。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新銳品牌如薇諾娜、完美日記、HomefacialPro等著重發力電商、品牌活動、社交媒體傳播等,通過網紅爆款打造、場景營銷導流、O2O快速拓展、B2B新零售拓展、D2C積極引流,成功抓住電商直播的流量紅利,推動品牌傳播并轉化購買。
其中,薇諾娜多次進入淘系護膚類品牌TOP10榜單,完美日記和花西子也多次進入淘系彩妝類品牌TOP10榜單。在剛過去的“雙十一”促銷當月,薇諾娜以98965萬元的成交額排名淘系護膚類品牌第七名,而完美日記和花西子分別實現81964萬元和62780萬元的成交額,成為當月淘系平臺前二的最受歡迎彩妝品牌。
注:標識淺色的為國貨品牌。
電商渠道進一步攀升,線下新型美妝集合店集中爆發
2010年后乘電商崛起之風,化妝品在電商渠道的份額迅速攀升,銷售額占比率從2010年的2.6%飆升至2019年的31.5%。2020年疫情期間短視頻、直播等線上娛樂消費需求綻放的光彩讓化妝界更加確信直播電商銷售模式的加速布局勢在必行,初步推算2020年中國化妝品電商渠道占比進一步攀升,達到35%。
注:2019年和2020年數據為前瞻根據往年及當年情況進行的測算。
在線上渠道發展得風生水起的同時,線下“沉浸式、體驗式”美妝集合店集中爆發。2019年由知名零售公司KK集團創立的The Colorist開始開店,并在2020年快速擴張,其店內“美妝蛋墻”和“口紅墻”迅速紅遍美妝界,吸引眾多網紅前去打卡。與傳統的CS店比,新型的美妝集合店更加注重店內設計感與體驗感,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沉浸式體驗。
消費升級趨勢明顯,高端護膚發展潛力大
主導品質生活的中產階級、超過4億人口的“千禧一代”以及收入可觀、生活富足的“新銀族”等正在成為崛起的新消費主力軍,中國消費者對高端化妝品的購買力表現日益突出,尤其體現在護膚品領域。
國內高端護膚品市場規模增速由2016-2017年的7.7%與22.1%,提升至2018-2019年17.3%與23.3%,對比大眾護膚品市場2016-2017年4.5%與5.7%的增長小幅提升至2018-2019年12%與15.2%的增長。高端護膚發展潛力巨大。
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助力行業長遠發展
不過,在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非法添加等違法現象也較為突出,2019年我國藥監局針對不合格化妝品發布公告30條;2018年我國藥監局針對不合格化妝品發布公告更是達到了54條。因此,國家針對目前行業發展變化,于2020年6月發布了最新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時,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司法部、國家藥監局等多部委也陸續推出多項化妝品配套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針對過去概念規定模糊、監管手段相對不足、違法責任力度有限等問題進行探討。
相比1989年版本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020版)》新增了37條規定,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企業法律責任、建立高效監管體系和加大處罰力度”四個方面進行展開。
其中,《條例》提出,電商平臺承擔經營者管理責任。隨著我國互聯網覆蓋范圍的擴大,消費者對化妝品網購的接受程度進一步提高,無論是國際品牌還是本土品牌,均加快布局電商渠道。線上的交易模式存在著較強的隱蔽性,存在監管盲區,此次條例修訂將化妝品質量安全的責任承擔主體落地。
此外,《條例》還首次提出了注冊人和備案人制度;針對特定產品做了明確規定,如“防脫發、染發、燙發”等美發護發類產品晉級為特殊化妝品等。
由此可見,我國正在形成完備的、與時俱進的化妝品監管體系,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未來將會進一步淘汰實力弱、設備差、產品質量穩定性差的中小企業。
中國作為全球化妝品發展潛力最大的市場,如今逐漸完備的監管體系將助力我國化妝品行業長遠發展,中國化妝品市場值得期待。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化妝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化妝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化妝品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