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器官移植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廣東省蟬聯全國器官捐獻首位
我國器官移植始于上世紀60年代,其后逐步形成規模。2019年中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5818例,器官移植手術19454例。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除港澳臺外,全中國173所醫療機構具有器官移植資質。
政策規范化促進器官移植市場發展
器官移植發展于20世紀50年代,現已成為治療多種器官衰竭的有效治療手段。我國器官移植始于上世紀60年代,其后逐步形成規模。
我國早期的器官移植市場亂象叢生,移植醫療質量低下,器官質量難以保證,術后感染率較高,全國的600多家器官移植醫院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且存在倫理方面困境。2006年,原衛生部醫政司出臺《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確立了我國器官移植市場體系的改革目標,隨后2007年國務院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使器官移植事業走上法制化軌道。目前,相關部門已在《條例》的基礎上出臺了30余份配套文件,為器官捐獻與移植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監管,結合器官獲取組織(OPO)、中國人體捐獻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等的建立,已逐步形成成熟的器官捐獻移植體系。隨著捐獻移植體系的逐漸成熟,我國器官移植產業供需兩端均持續增長。
北京市OPO數量最多
根據《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累計完成24112例。2019年中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5818例,器官移植手術19454例。每百萬人口中器官捐獻率從2015年的2.01上升至2019年的4.16。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除港澳臺外,全中國共有125個由醫務人員、器官捐獻協調員、行政管理人員組成的器官獲取組織(OPO),其中北京的OPO最多,共17個;廣西9個,廣東6個,寧夏、西藏暫無。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除港澳臺外,全中國173所醫療機構具有器官移植資質,數量排名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廣東(19)、北京(17)、山東(13)、上海(11)、湖南(9)和浙江(9)。廣東雖然OPO數量不算最多,但移植水平不錯,能實施手術的醫院數量居全國首位。
廣東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量居全國首位
2015年至2019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廣東(3290)、湖北(2472)、山東(2428)、湖南(2126)和北京(1898)。2019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區、市)為:廣東(890)、湖北(590)、山東(495)、天津(457)和湖南(429),青海實現了人體器官捐獻量零的突破,而廣東又一次蟬聯首位。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干細胞醫療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干細胞醫療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干細胞醫療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