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轉型升級四步曲
2012年,普洱市供銷社主動適應經濟體制的變化,高舉合作與為農服務的大旗,做到“三個堅持”,努力成為“三個力量”,加快構建運轉高效、功能完備、城鄉并舉、工貿并重的農村現代經營服務體系,初步實現了從傳統經營方式向現代流通業態轉變,從單純的購銷業務向綜合經營服務轉變,從單一的供銷合作向多領域全面合作轉變,初步實現由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供銷合作社向市場經濟中的供銷合作社艱難而又華麗的轉身。
普洱市供銷合作社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努力發揮自身優勢,以其全新的定位與嶄新的機制,重返農村流通這個大舞臺,不僅有效地鞏固了傳統優勢產業,而且又大大開拓了新領域,涉足現代物流、市場建設、金融服務、幼兒教育等行業,并取得了不凡業績,為社會提供了一個探索轉型升級的樣本。
供銷合作社作為國內零售網點最密集、且在一定程度上具壟斷特性的系統,是計劃經濟到目前為止僅剩的產物之一。隨著“三農”經濟的發展,廣袤農村地區的商業零售市場開始培育起來,農村地區潛在的消費需求也是各大零售業巨頭覬覦的目標,鑒于供銷社定位村鎮市場的獨特之處,其前景依然被看好。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7-2011年我國供銷社全系統累計實現銷售總額68406億元,年均增幅22%;累計實現利潤731億元,年均增幅23%;2011年所有者權益達到1928億元,五年間增加1035億元,相當于過去幾十年的積累。2012年上半年,我國供銷社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11258.3億元,同比增長29.7%;全系統企業匯總利潤75.8億元,同比增長27%。
盡管2007-2011五年間我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成績斐然,但與國外供銷社相比,仍存在總體發展還比較緩慢,整體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都不強;經營服務網絡薄弱,基層組織建設欠缺,尤其是基層供銷社整體弱化的狀況未見明顯改觀;系統經營理念、人才儲備有待提高;農合聯組織體系運行機制不完備,作用不明顯;各區域、地區供銷社發展不平衡等差距。
由此可見,轉型升級是供銷社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目前,我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為供銷合作社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推進為供銷社轉型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同時,啟動農村市場,擴大國內需求,為供銷合作社轉型發展提供了難得契機。
前瞻產業研究院供銷社行業小組分析認為,未來我國供銷合作社轉型應當從以下四步著手。
第一,在鞏固發展主營業務的同時,加快發展農村金融、現代物流、社區服務、科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積極進軍加工制造業,進一步拓展經營服務領域,優化自身經營結構,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二,從供銷合作社參與農業產業化入手,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基層供銷合作社可以依托自己的主導產品,充分利用自身的資金、技術、場地、信息、人才等優勢,與農民合作聯辦領辦種植、養殖、加工類專業供銷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十專業供銷合作社十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把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經營。
第三,供銷合作社在基層擁有比較完整的組織體系和經營服務網絡,在參與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礎和獨特優勢。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好這些優勢,積極與有關部門聯合,主動為各部門特別是基層黨團組織、自治組織開展社會管理工作搭建平臺、提供便利、做好服務,實現經濟工作、社會管理與政治建設的良性互動、相互促進。要在推動產業發展中創新社會管理,在創新社會管理中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為促進城鄉居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第四,進一步推進人才引進力度,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通過加大競爭上崗、公開選拔、機關上掛下派等工作力度,加強機關、企業管理隊伍人才培養機制,為全系統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