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將至:奧運喧囂難掩建筑安裝業冷清
日前,倫敦奧運會激戰正酣,中國軍團一路高歌猛進連續多日把持金牌及獎牌榜首,然而,除了體育賽事依然火熱,國內眾多行業卻遭遇著陣陣寒流,產值超十一萬億的建筑業已然成為其中一員,并終將寒流傳導至下游的建筑安裝業。
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來,受益于2009年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國內工程建筑行業下滑輕微,但隨著經濟刺激計劃的結束及201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控,地產行業投資、開工率、竣工率顯著下降,工程建筑行業日漸收縮,建筑安裝行業在積極應對寒潮來襲的同時,更應思索今后的生存發展大計。
形勢逼人:要么轉型,要么出局
建筑安裝業是指建筑物主體工程竣工后,建筑物內的各種設備的安裝,如生產設備、動力設備、起重設備、運輸設備、傳動設備、醫療實驗設備及其他各種設備的裝配、安置工程作業,包括建筑物主體施工中的敷設線路、管道的安裝以及鐵路、機場、港口、隧道、地鐵的照明和信號系統的安裝。
建筑安裝行業的主要業務包括電力線路、照明及電力設備安裝、電氣設備和信號設備安裝、通信線路和設備安裝、上下水管道及設備安裝、供氣、供氣、通風供暖管道及設備安裝、空調設備、火警裝置、防盜裝置、絕緣防火裝置、升降機及自動電梯安裝等。
建筑安裝行業屬于建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國民經濟的主體產業之一,其興衰直接影響著GDP的增長速度和質量,同時還深刻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
首先,建筑業所完成的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國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全國建筑業實現產值117734億元,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進一步上升至24.97%,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其次,建筑業能夠帶到勞動部門的就業,容納大量的社會勞動力,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行業。2002-2010年間,建筑業吸納的就業人員總數和占就業總人口的比率逐年上升,到2010年,建筑業共吸納4043.37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5.31%。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分析數據顯示,2000-2011年間,中國建筑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12497.60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17734.00億元,首次邁過10萬億大關。除2000年外,其余年間都維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體現了建筑業較強的投入產出能力,在2004年增長速度達到頂點為25.72%。
中國建筑業的迅猛發展,主要動力源于巨額的房地產投資。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分析數據顯示,2003-2011年,中國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持續增加,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平均增速為24.58%。2011年,中國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75684.53億元,同比增長16.66%,同比增速較上年有所放緩,放緩了15個百分點左右,主要是受到房地產業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放緩地產業的投資速度。
然而,隨著經濟刺激計劃退出、房地產調控持續緊繃、宏觀經濟環境難言樂觀、社會投資連續下滑,國內建筑行業的寒冬悄然來襲。
從房地產企業的投資來看,下滑趨勢尤為明顯。自從2011年7月份以來,我國房地產企業開發投資增速持續放緩,由2011年1-7月份的33.9%下滑到2012年1-6月的16.6%,下滑累計超過16個百分點。房地產行業投資下滑的趨勢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從投資金額看,2012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61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3%),增速比1-5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0879億元,增長12.0%,增速回落1.6個百分點。
從房地產行業新開工及新竣工面積看,2011年,全國房屋施工面積為84.05億平方米米同比增長19.35%,竣工率為36.77%。從竣工率來看,已經跌入1985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2012年1-6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47561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5月份回落2.4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33259萬平方米,增長20.7%,增速回落5.6個百分點。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正逐漸殃及建筑業。
2011年,我國建筑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3253億元,同比增長45.11%,繼續保持較快增速,但行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78%,較上年有所下降。從2012年的月度數據來看, 2012年1-6月,建筑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為20.6%,較上月累計增速下滑了7.4個百分點,投資增速明顯放緩。
建筑安裝行業作為建筑業重要組成部分,與建筑業的發展休戚相關,建筑業的繁榮與否直接決定著建筑安裝行業的發展。然而,從2010年1季度開始,建筑安裝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營業利潤增速均呈現出全線下滑的態勢,到2011年,情況仍不樂觀。依次預判,,2012年建筑安裝行業增速放緩的趨勢已經無法避免。
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安裝行業研究員高曉詩認為,從房地產及建筑業、建筑安裝業三者的發展情況對比,建筑安裝行業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給過剩,倘若宏觀經濟環境短期內不見好轉、房地產調控松綁無望的話,不景氣甚至大幅衰退必定會傳導至建筑安裝業,因此預計未來2-3年內,部分建筑安裝企業要么被逼轉型,要么被淘汰出局。
強身健體提前過冬
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安裝行業研究員高曉詩指出,從建筑安裝行業自身的發展現狀來看,未來2-3年部分業內企業被迫尋求轉型或者被淘汰出局必不可免。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建筑安裝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指出,建筑安裝行業的發展現狀就好比是個“啞鈴”,強弱分處啞鈴的兩端,中間近乎空白。如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建筑安裝企業,由于發展歷史悠久、依托國有企業的背景,已極具競爭力,已經掌握了大部分中高端建筑安裝市場,其盈利能力也較強;而相對實力較弱的建筑安裝企業只能在低端市場獲取項目,其經營空間被大大壓縮,盈利較低,競爭激烈。
高曉詩認為,從當前房地產行業及建筑行業的投資情況來看,建筑安裝行業未來兩年仍可度日,但由于宏觀經濟下行及行業投資衰減,也必然導致建筑安裝市場規模出現萎縮,對于部分建筑安裝資質不齊全或者實力較弱的建筑安裝企業或將面臨更嚴峻的生存形勢。
高曉詩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建筑安裝企業可通過優化企業業務結構、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堅持“人才強企”戰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擴大企業互補合作等方式,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寒潮全面襲來之前做足御寒功夫。
而在業務結構調整方面,高曉詩建議,建筑安裝企業可采取延長企業業務鏈、提高技術水平發展特種設備安裝、瞄準潛力行業重點發展中西部等生存發展策略。
目前,國內的建筑安裝企業正積極通過資產重組,實現復合化業務運作,做強做大設備安裝專業,增強企業的科研、設計、施工、設備安裝的“一體化”優勢,提高承建高、大、精、尖工程的整體實力,促進集團企業及所屬企業在激烈的“集團化”競爭中,依靠整體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