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不足加政策鼓動 鐵路基建或將觸底反彈
2011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3萬公里,比上年增加2071.1公里、增長2.3%,里程長度居世界第二位,路網密度97.1公里/萬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1公里/萬平方公里。從近十年中國鐵路貨、客運周轉率與GDP增速對比情況來看,鐵路營運里程的增長明顯落后于GDP,表明我國鐵路供給方面嚴重不足。
2001-2011年鐵路貨、客運周轉率與GDP增速對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鐵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1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186226萬人,比上年增加18617萬人、增長11.1%,占所有運輸方式客運量的比例約為5%,比例雖然不是很高,但由于中國人口眾多,鐵路客運肩負著公益事業的責任。
另一方面,與其他貨運方式相比,鐵路運輸在能耗、能源消耗量和運輸費用對比方面均體現了價格、節能等方面的優勢。鐵路運輸將成為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內運輸的主要方式。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鐵路行業研究小組認為,未來對客、貨運的供給仍然會持續,對鐵路方面的需求將會增加,加快鐵路基礎建設勢在必行。
2011年“7·23”甬溫線高鐵事故之后,國務院對已立項未開工高鐵線路暫停開工,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并暫停新線審批,導致2011年下半年高鐵的建設處于停滯狀態。2012年,《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發布,并提及了部分未開工高鐵線路,說明未開工項目的安全評估已結束,高鐵建設將繼續按規劃推進。
據統計,我國即將建設、但尚未開工項目合計1840公里,這部分線路在“十二五”末或“十三五”初期投產,將持續拉動高鐵動車的需求,預計未來我國高鐵總里程有望進一步提高至2.2萬公里以上,遠超1.6萬公里原規劃。
2012年以來,被迫停工鐵路80%已經復工,鐵路投資進度加快跡象已經顯現。實際上,2012年的4060億元的基建投資中4020億元基本都是用在復工上。前瞻產業研究院鐵路行業研究小組認為,隨著投資拉動需求的再次提出,今年的投資有極大可能超過預期。
2012年5月18日,《鐵道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公布,《意見》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線路建設,將鐵路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5月20日,《關于鐵路工程項目進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招投標工作的指導意見》公布,鐵路兩院扎堆移交地方也顯示鐵路體制改革已經在實質性展開了。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鐵路基建的資金有了保障。另外,鐵路體制改革有望開創鐵路建設的新局面。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鐵路基礎建設的歷史底部逐漸確立,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同時,由于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鐵路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更加值得期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