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超導磁共振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設備保有量將達1.07萬臺
目前,超導型由于其磁場均勻性高、穩定性好、圖像質量好等優點,是我國磁共振成像系統市場的主流需求。2020年8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規劃》調整后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保有量將達到10713臺,其中2018-2020年間的規劃數量合計達5318臺。新增規劃量(5318臺)從地區分布來看,華東、中南地區分布的數量最多;分省市來看,廣東、山東和江蘇省的新增規劃量相對較多。
1、超導型磁共振成像是主流需求趨勢
磁共振成像(MRI)是隨著電腦技術、電子電路技術、超導體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物磁學核自旋成像技術,該技術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像的一種醫學成像方式。
根據產生磁場原理不同,市面上的磁共振系統主要以永磁型和超導型為主。由于醫療需求質量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永磁型工作系統的市場量逐年萎縮,超導型由于其磁場均勻性高、穩定性好、圖像質量好等優點,是目前乃至今后磁共振成像系統市場的主流需求。
2、2020年全國MRI設備保有量將達1.07萬臺
目前,我國醫院用超導磁共振設備的醫院設備平均擁有量和人均擁有量均處于較低的水平。據OECD發布的數據統計,2017年,亞太平均(除中國)每百萬人平均擁有MRI設備32.79臺,相較之下,我國遠遠未達到亞太地區的平均水平,每百萬人擁有MRI設備不足7臺。
2020年8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調整2018-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的通知》,《規劃》調整后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統保有量將達到10713臺,其中2018-2020年間的規劃數量合計達5318臺。
3、華東、中南地區新增規劃量最多
對于2018-2020年間,對1.5T及以上磁共振系統的新增規劃量中,分布在華東地區的規劃量最多,達1659臺,其次是中南地區,新增規劃量達1259臺,說明這兩個地區是目前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的主要需求市場。
具體從新增規劃量的省市分布來看,廣東、山東和江蘇省的新增規劃量相對較多,均在350臺以上;其次是河南、四川、河北和浙江,新增規劃量在250臺以上。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導磁共振設備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超導型磁共振成像設備(MRI)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超導型磁共振成像設備(MRI)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