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投融資現狀與市場趨勢
我國早在2006年就提出素質教育概念,但是在校內素質教育流于形式而應試教育本質未移,近兩年素質教育再次被國家政策全方位推動涌向風口,成為未來教育的方向之談。國家政策強力支持下,校內課后服務市場逐步開放,為素質機構入校提供便利,資本紛紛涌入布局,素質教育各細分賽道遍地開花。
國家政策全方位鼓勵支持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和素養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符合當前信息/AI時代的人才需求,重視人的身心素養以及認知能力、社交能力與創造力的培養。與以取得優良考試成績為目標的應試教育相對應,素質教育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在綜合評估方面,難以簡單憑借考試結果進行標準化與規模化。
早在2006年6月,全國人大新《義務教育法》就第一次將素質教育寫入法律,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必須實施素質教育”。近年來,素質教育在國家全方位政策的推動下迎來發展上升期,涵蓋整個K12階段,從確立方向到標準體系的簡歷,從傳統德智體美勞的評價到創新能力的培養,并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模式,素質教育逐漸從邊緣走向舞臺,從附屬轉向剛需,從補充教育走向主流地位。
素質教育邊界較為模糊,按照學科分類,目前國內市場素質教育行業主要分為藝術、體育、STEAM教育、游學研學、生活素養等細分賽道,各細分領域集中度普遍偏低。其中由于宏觀環境的重視,STEAM教育發展速度最快,已經出現頭部企業;藝術和體育教育近兩年也開始發力緊追,根據睿藝發布的《2018中國在線素質教育消費報告》,藝術教育和體育教育選報排在家長選報前列,可選占比分別為65%、35%,且在選報意愿上,體育教育意向選報比例(45%)明顯大于目前已選報項目比例(35%),說明該賽道需求明顯增長,且有效供給不足。
投融資依舊火熱
2018年被稱作素質教育黃金元年。國人消費能力和對教育重視程度提升,新中產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的全身心及個性發展,人工智能等技術升級為教育行業賦能,龐大的市場吸引了各路資本涌入。據統計2018年全年素質教育發生投融資144起,實現融資額50.34億元,在資本寒冬的裹挾下依舊保持升溫。
從投融資企業看,各細分賽道的領跑企業已經初步實現營收規模化,且在資本市場持續大額融資謀求更大的拓展。2018年至今,素質教育行業完成了18起單筆億元及以上的融資,其中STEAM教育10起,藝術教育8起;學科素質化方面,2018年至今億元投融資案例13起,少兒英語7起占據半壁江山,此外數學思維、大語文也全面開花。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慧教育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美國、歐洲、韓國以及中國智慧教育行業的發展狀況;第2章對智慧教育行業的細分市場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重點省市智慧教育的發展狀況與前景趨勢進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