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乳制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前三企業占六成【組圖】
行業正處于低溫化時期
乳制品作為日常飲食中補充蛋白質和鈣的重要來源,對人類健康和營養均衡具有重要的意義。從產品變遷的角度來看,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包含常溫奶時期、風味奶時期以及低溫化時期。
目前,我國乳制品正處于低溫化時期,隨著新興渠道的出現以及物流配送的升級,區域性小企業開始有所發展,加上消費者觀念的逐漸升級,乳制品市場在低溫化和健康化的趨勢下進行產品結構的優化。
行業供需規模保持平穩態勢
近年來,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的速度很快,現階段我國乳制品行業進入零和增長期,行業內的量和價格共同驅動行業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2018年,我國乳制品產量整體呈波動態勢。2018年,我國乳制品產量為2687.1萬噸,同比下降8.45%。
再從我國乳制品行業的銷量來看,2012-2018年,我國乳制品銷量變化趨勢大體同產量變化趨勢一致,均呈波動態勢。2018年,我國乳制品銷量為2681.47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7.7%。2019年上半年,我國乳制品銷量為1295.04萬噸。結合我國乳制品行業的供給量和銷量來看,行業的供需規模保持平穩態勢。
行業集中度CR3高達59.2%
我國乳制品行業競爭激烈,受奶源分布、產品物流配送和儲存條件的限制,當前乳制品行業呈現少數全國性大企業與眾多地方企業并存的競爭格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乳制品銷售收入為2851.36億元,同比減少21.6%。但2018年我國乳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的營業收入較2017都有所提升,其中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的營業收入高達789.76億元和689.7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92%和228.68%。可以看出,我國乳制品的行業市場份額呈現向龍頭企業集聚的現象。
從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看,伊利、蒙牛、光明位居中國乳制品企業前三名,合計的市場份額高達59.2%,可見,我國乳制品行業的集中度CR3處于較高水平,消費者品牌意識較強。
結合目前乳制品的企業的發展周期以及行業集中度趨勢來看,前瞻預計在未來的5-10年的發展中,國內乳制品生產企業的“兩極化”現象將會比較嚴重,市場競爭力度將會加大,大型企業預計將仍保持較好增長,但是中小企業將面臨復雜情況。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乳制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乳制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乳制品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