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渠道下沉空間大【組圖】
行業發展進入穩定增長階段,市場規模逐年增長
即時配送以移動互聯網為基礎,以短距離、高時效、強離散性為主要特點,用戶通過移動端或PC端創建包含商品種類、數量、到達時間等要求的訂單,即時配送服務提供方即時響應,即時配送,從訂單生成至商品送達,整個流程的完成時間通常不超過2小時。
中國的即時配送行業于2008年曹操跑腿成立開始進入萌芽階段,直至2014年,達達、閃送、風先生相繼成立,隨后各外賣平臺紛紛打入即時配送市場,推動行業加快發展速度。2015 年,外賣平臺開始自建配送體系。2016-2017年,資本持續注入,同時傳統物流公司也開始布局即時配送業務,行業合并、收購頻繁。2018年以來,我國即時配送行業的平臺運營模式已經較為完善,技術水平也得到較高提升,行業已進入穩定增長階段。
2015-2018年,我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其中2018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987億元,同比增長32%;2019年上半年我國即時配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23億元。
與此同時,2014-2018年我國即時配送行業用戶規模逐年增長,其中,2018年行業用戶規模達到3.58億人,較2017年增長0.65億人 。根據近幾年的用戶規模增速,前瞻保守預計,2019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用戶規模將達4億人。
由于即時配送具有快捷、便利等優勢,隨著新零售的快速發展與消費體驗的升級,用戶對即時配送的需求將持續增加,預計未來即時配送市場用戶規模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即時配送訂單集中于高線城市,渠道下沉空間大
由于即時配送對于產品供應鏈、配送物流等要素的要求較高,目前,高線城市的普及度更加廣泛。2018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量一、二線城市的市占率為46%和37.8%,可以看出行業訂單高度集中在高線城市。但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接收程度的加高,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即時配送市場訂單將會有較大增長空間。綜合來看,我國即時配送市場渠道的下沉空間巨大。
消費場景多元化、智能化技術進步,將成為即時配送行業發展新動力
近年來,隨著各類電商平臺、快遞企業、第三方運力平臺紛紛布局即時配送,服務邊界不斷擴展,從餐飲外賣到商超日用、生鮮蔬果、個人物品取送,再到代買代辦的跑腿業務,即時配送平臺不斷拓寬服務場景來滿足用戶更多元化的需求,在未來即時配送行業的消費場景多元化將會不斷推進行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我國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的發展迅速,在即時配送行業的應用中,可以優化其資源配置,提高配送效率并降低成本。加上現階段我國對無人配送設備的研發落地,這也將推動即時配送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在線外賣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在線外賣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在線外賣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在線外賣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