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看中國高精度地圖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BAT早已布局 華為美團激烈搶位
自動駕駛汽車量產 高精度地圖迎來爆發時期
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學會提出的五級自動駕駛分級方案,L0-L2需要駕駛員執行全部或部分的動態駕駛任務,L3-L5可由自動駕駛系統執行全部的動態駕駛任務。自動駕駛直面復雜的空間環境,需要高精度地圖來作為傳感器的補充和增強。因此對于L3級別及以上的自動駕駛系統來說,高精度地圖是重要支撐技術。隨著自動駕駛汽車進入商業化普及,高精度地圖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迎來發展的關鍵階段。
近年來,國家對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政策鼓勵不斷出臺。2017年《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至2020年,L1-L3級別系統新車裝配率將超過50%;至2025年,L3級別以下系統新車裝配率將達80%,其中L2/L3級別裝配率達25%,同時L4/L5級別新車開始進入市場。隨著自動駕駛級別增高,高精度地圖作用將越發顯著。
目前我國自動駕駛整體水平與大規模應用主要集中在L1-L2之間,以美國、德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已經處在L2-L3水平。根據國外車廠自動駕駛時間表,2020-2021年將有11家國際車廠推出L3-L4級別自動駕駛量產車型。2019年我國L2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已進入量產,至2020年L3級別量產車型進入市場普及階段,我國車聯網滲透率低,高精度地圖等基礎設施具有極大的增量市場。
繪制資質門檻高 技術復雜
通俗來講,高精地圖就是精度更準、維度更廣的電子導航地圖。傳統地圖的精度為米級,可實現車輛的基本導航需求;高精度地圖的精度為厘米級,除道路信息之外還包括與交通相關的周圍靜態信息,是實現無人駕駛的必要技術要求。傳統地圖服務對象是人類,高精地圖服務機器,與傳感器互相補充為無人駕駛提供安全保障。
在整個自動駕駛系統流程中,包括感知、交互與決策、控制執行三大模塊。高精度地圖同時實時路況信息和原有3D模型,可以解決感知環節中傳感器在雨雪、大霧天氣里不適用的問題,在交互決策環節中對地理數據進行修正,提高準確度,并且大量減少車載傳感器的數目,降低整車成本,加快無人駕駛的商用化。
高精度地圖的測繪過程要比傳統電子地圖復雜得多。目前市場上高精地圖的制作方式有采集車測繪和“眾包測繪”兩種。傳統圖商憑借自身技術優勢一般采納采集車測繪,精度更高;整車廠擁有海量普通汽車,以“眾包測繪”為主。采集數據完成后要將來自GPS、點云、圖像等數據識別融合在一起,最后經過人工的修正完善,才上傳到云端。
初始制圖完成后,還有用圖和更新這幾個緊密耦合的過程。高精地圖數據更新速度更高頻,一般要達到日更甚至時更。
傳統地圖盈利以License模式為主,即通過授權地圖使用權獲得收入;而高精度地圖除了License外,還在云平臺上進行開發和利用以保證數據的實時更新和同步,因此也可憑借云服務進行盈利,收取相應的服務費。
BAT早已布局 華為美團激烈“搶位”
其實,相較于處在高光下的自動駕駛車,高精度地圖的戰爭被嚴重低估。國外地圖行業由于政策監管較松,因此發展速度較快,研發較為活躍。當前國外高精度地圖競爭格局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一方面是大型互聯網科技巨頭、車企,如谷歌、英特爾、寶馬等。這些公司在高精密地圖的研發上更多采取集中采集的地圖信息搜集方式,他們的合作伙伴數量相對而言更多而且更為穩定,在市場上影響力更強;另一方面則是自動駕駛行業算法集成層面的初創公司,此類公司成本預算有限,對現金流較為迫切,因此基本采用成本較低的眾包采集,并且更積極地探索高精度地圖的商業化變現模式。
地理信息涉及國家機密,圖商只有獲得國家授予的“甲級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才能開展高精度地圖采集繪制,外資企業無法在國內獲得制圖資格而一般選擇與本土有資質的圖商合作。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9家企業獲得該資質,從下圖可看到,在這已獲得資質的單位中,除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江蘇省測繪工程院、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和浙江省第一測繪院等4家事業單位外,其他15家均為企業單位,而在這15家企業中,不僅有傳統圖商,還有主機廠和科技公司。
今年7月5日,自然資源部網站公示了華為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的甲級資質申請,如無意外,華為將會獲得該項資質,成為我國第20個可以合法制作自動駕駛地圖的企業,這也是繼BAT和滴滴后,另一家擁有該資質的“國民級”企業。
從當前的競爭格局看,BAT三家巨頭已經基本完成在地圖市場的跑馬圈地運動,形成高德(被阿里巴巴收購)、百度、四維圖新(騰訊控股)三足鼎立的局面。國內最早研究高精度地圖是百度公司,2013年百度驅動無人車項目研發,采用了與谷歌公司相似的“激光雷達為主+高精度地圖+人工智能控刢系統”路線;2017年百度將大部分O2O業務出售,押寶人工智能,無人駕駛被看作是人工智能技術最重要的落地商用場景之一。未來,華為、美團等大型企業強勢進軍地圖服務,BAT稱霸的高精地圖行業競爭格局或將重塑。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手機地圖市場競爭格局與商業化發展模式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目前,地圖已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應用之一,與社交應用、電商應用等并駕齊驅,甚至購物、餐飲、聊天、出行、社交等基本生活服務領域都將集成于手機地圖。數據顯示,2018...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