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移動互聯網網民下沉三線城市,偏愛“掃碼支付”
移動互聯網網民地域分布下沉明顯
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移動網民占比連續兩季度下滑,2019年一季度占比分別為9.2%和18.4%。三線城市的移動網民占比較上季度增長顯著,2019年一季度占比為22.2%。移動互聯網網民正“逃離”北上廣深和新一線城市,三線城市網民數量增加明顯。
移動互聯網流量消費呈指數型增長
2011-2018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達711.1億GB,較2017年底增長181.9%。
移動互聯網網民上網時間趨于飽和,即時通信用得最多
近五年網民周上網時長維持在26-28小時之間,變化幅度較小,上網時間趨于飽和。2018年,中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達27.6小時,較2017年底增加了0.6個小時。
這些時間大部分花費在即時通信、視頻和音樂類APP上。其中,即時通信類APP用戶使用時間最長,占比為15.6%;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短視頻、網絡音頻和網絡文學類應用使用時長占比分列二到六位,依次為12.8%、8.6%、8.2%、7.9%和7.8%。
移動互聯網網民最愛使用移動支付中的掃碼支付
益普索2019年一季度調查顯示,在人們的日常開銷中,由第三方支付完成的比例達58%,與2018年第四季度調查結果相比增長了4個百分點,而銀行卡/信用卡(含線上和線下)支付和現金支付占比均稍有降低,分別占比23%和19%。研究發現,第三方支付占比的提升主要來自于移動支付,占比47%,而互聯網支付占比基本持平。顯然,移動支付已經穩定地成為居民日常消費支付的第一大工具,而且對其它支付方式使用空間的擠壓仍在繼續。
注:括號內為2018年第四季度數據
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調查顯示:2018年,89.5%的用戶表示在移動支付中最常使用客戶端掃碼或出示二維碼完成支付;在終端設備上使用閃付(例如:銀行卡,Apple Pay、Huawei Pay、Mi Pay等手機閃付)進行支付的用戶排名第二,占比為27.2%;23.7%的用戶選擇在商戶客戶端跳轉第三方客戶端進行支付,排名第三;還有8.4%的用戶使用其他支付方式進行支付,例如手機網頁支付、回復短信支付、撥打熱線支付等。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運行環境;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競爭情況;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細分市場;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的應用領域投資潛力;中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