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臺灣為最大消費地區,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緊隨其后
集成電路行業作為全球信息產業的基礎,在產業資本的驅動下,已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和地區經濟的晴雨表。集成電路產品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子時代的來臨,也成為現代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中,電子化學品是電子工業重要的支撐材料之一,其質量的好壞,不但直接影響到電子產品的質量,而且對微電子制造技術的產業化有重大影響。IC產業的發展要求電子化學品產業與之同步。因此,電子化學品成為世界各國為發展電子工業而優先開發的關鍵材料之一。
全球行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目前,電子化學品主要應用在芯片的制造和封裝測試領域。電子化學品占整個IC制造成本的10%-20%左右。2016-2018年,全球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趨勢,2015年為近年來最低值433億美元。2018年,全球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規模為609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1.7%。
中國臺灣為最大消費地區,韓國、日本、中國大陸緊隨其后
2000年,全球約四分之三的電子化學品市場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隨著其他亞洲國家成為生產地區,這一主導地位迅速下降,2018年占全球IC加工化學品消費量的36%左右。這一趨勢得益于全球消費電子市場不斷增長,消費電子產品生產行業不斷增長。亞洲,以及美國,歐洲和日本綜合設備制造商的戰略轉變,他們轉向輕資產或無晶圓廠戰略,并將生產外包給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的代工廠。
2018年,最大的集成電路工藝化學品消費地區是中國臺灣(約占總數的22%),其次是韓國(19%),日本(17%),中國大陸(15%),美國(12%),歐洲(8%)和其他亞洲(7%)。
中國臺灣的IC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十分迅猛,現已成為界重要的IC產業基地。其集成電路代工制造、芯片封裝和測試都居世界之首,尤其是“代工”領域占據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讓人刮目相看。并且,在其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創造了逆向發展、垂直分工、科技趕超、政策引領等方面的經驗,形成了獨特的IC產業發展模式。
2014-2018年,臺灣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呈波動增長趨勢。2018年,臺灣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規模為134.0億美元,同比增長16.8%。
產品以硅片及硅基材、電子氣體、掩膜版居多
從產品結構來看,根據SEMI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半導體化學品中硅片及硅基材占比29%,電子氣體占比14%,掩膜版占比14%,光刻膠配套試劑占比8%,CMP材料占比7%,化學試劑占比6%,光刻膠占比6%,靶材占比3%。
局部地區發展態勢喜人
集成電路領域在經歷了20世紀和21世紀初的快速增長后,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已逐漸步入平穩期。原本對行業拉動較大的產品(如PC)市場增速趨緩,而新產品(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加入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雖然全球集成電路市場增速放緩,但是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增速遠遠高于全球其他地區。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預測,2019-2024年,全球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將保持5%左右的增速,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接近800億美元。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集成電路用 電子化學品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全球集成電路用 電子化學品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主要企業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集成電路用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