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繭絲綢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 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組圖】
隨著國內經濟穩定增長,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絲綢國內消費已經逐步取代出口成為中國絲綢的主要市場。科技成果不斷實現產業化,更多技術應用于繭絲綢產業,產品質量逐漸提升,部分絲綢企也的實體店銷售規模也增長迅速。2018年,我國絲綢行業經營效益良好,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均實現正向增長。
企業數量逐年下降,絹紡絲織企業占據主流
我國絲綢加工行業整體處于產能過剩的局面,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推進,絲綢加工行業也在進行去產能改革,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實行環保節能措施,提升產品質量,從“以量優先”的局面向“質量齊抓”的局面發展。《繭絲綢行業“十三五”發展綱要》提出“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布局”,在調整產能的同時,繭絲綢產業農工貿各環節,東中西各區域互動增加,正逐步形成融合發展態勢。
在繭絲綢行業去產能階段,絲綢加工企業數量逐漸減少,企業間轉型升級動作頻繁。2018年,我國絲綢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711家,較上年減少68家,同比下降10.79%。
在我國絲綢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中,絹紡和絲織加工企業數量最多。2018年,絹紡和絲織加工企業數量為331家,較上年減少23家,占全部絲綢行業規上企業數量的46.6%;其次為繅絲加工企業,數量為314家,較上年末減少57家,占全部絲綢行業規上企業數量的44.2%。
行業經營效益良好,收入利潤均同比增長
隨著國內經濟穩定增長,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絲綢國內消費已經逐步取代出口成為中國絲綢的主要市場。繭絲綢行業隨著國內消費升級,不斷加強品種、品質和品牌建設,借助“互聯網+”帶來的銷售渠道擴大機會,不斷創新流通和銷售模式。隨著科技成果不斷實現產業化,更多技術應用于繭絲綢產業,產品質量逐漸提升,部分絲綢企也的實體店銷售規模也增長迅速。2018年,我國絲綢行業企業經營效益良好,全國711家規模以上絲綢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5.9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0.5%。
在絲綢行業的細分領域中,主營業務收入呈現兩增一降的局面。繅絲加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419.66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2.9%;絹紡和絲織加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329.11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7%;絲印染精加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7.15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8.8%。
2018年,絲綢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5.44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2%。行業平均利潤率為4.4%,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絹紡和絲織加工利潤率最高,為5.2%。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繭絲綢行業需求調研與投資風險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繭絲綢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繭絲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繭絲綢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