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趨勢 國產毫米波雷達取得突破【組圖】
2017年開始,全球各大汽車廠商、互聯網公司相繼推出自動駕駛汽車計劃,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有望于2020年開始逐步商用。目前國內自動駕駛傳感系統包含五大模塊,其中衛星高精度定位為自動駕駛必備,除此之外,自動駕駛傳感系統其中的一個模塊——毫米波雷達在國產化進程中已取得突破。
各大汽車公司相繼計劃推出自動駕駛汽車,汽車智能化將推動ADAS迅速發展
自動駕駛的技術主要分為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個部分。其中感知層主要通過結合使用多種傳感器,以感知探測汽車周圍的車、人、交通狀況、所處的位置等信息。決策層是在基于感知層搜集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算法對于信息進行綜合處理,進行判斷并將指令發送給控制層,由控制層通過對車輛進行轉向控制、驅動控制、制動控制和安全控制。
2017年開始,各大汽車廠商、互聯網公司相繼推出自動駕駛汽車計劃,技術的持續進步使得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有望于2020年開始逐步商用。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汽車智能化推動ADAS的快速發展。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定義,目前全球正處于汽車自動化程度的第2個階段。在當前階段,根據駕駛環境信息,由一個或多個駕駛輔助系統在特定工況下執行轉向或加速/減速,同時駕駛員執行所有其余的各類動態駕駛任務,作為自動駕駛基礎的ADAS應用快速發展。
衛星高精度定位為自動駕駛必備,國產毫米波雷達取得突破
多種傳感器構成自動駕駛車輛的感知系統,衛星高精度定位系統為其中之一。衛星自動駕駛的傳感器主要有衛星高精度定位系統、高精度慣導、激光雷達、視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各具備其不同的優勢和缺陷,因此通常采取多種傳感器結合使用的方法。其中激光雷達為目前自動駕駛系統中最常用的傳感器之一,其相對探測精度可達到毫米級,探測距離能達到百米級,但是雖然今年設備的價格逐漸下降,其成本依然較為昂貴,不適用于未來自動駕駛車輛大規模生產。根據佐思汽車研究院數據,鐳神4線、8線、16線和 32線激光雷達的批量售價分別高達0.8萬、1萬、1.2萬和6萬元。此外視覺傳感器的售價較低,但對于環境的要求較高,測量的精度也較低。相較之下,毫米波雷達測量精度、測量距離和成本都具備優勢,但其探測的角度較小,需要多個雷達完成探測,目前經常被用于車輛前端的防撞雷達。衛星高精度系統可以實現對車輛厘米級的定位,也可探測到車身的位置、航向以及速度,具備成本低、定位精度高的優勢,但一定程度上精度會受到環境遮擋和電磁的干擾影響。
衛星高精度定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節省自動駕駛系統運算量。視覺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分別采用的是圖像識別和激光點采集數據,二者的存儲量和運算量都非常大,對商業化的難度較高。衛星定位可通過精準定位,在采集圖像與地圖進行匹配處理時,無需調用整條道路或整個城市的圖像數據庫,只需調用相關一段數據即可,極大程度縮短儲存量和運算量。
現階段,國內24GHZ毫米波(中短距)雷達已實現量產,77GHZ毫米波(長距)雷達實現技術突破。2018年我國毫米波雷達出貨量約為358萬顆,同時也伴隨著國產毫米波雷達芯片廠商包括廈門意行、清能華波、上海矽杰微、上海加特蘭等的崛起,如2018年華城汽車24GHZ后向毫米波雷達實現批產供貨。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包括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瑞士、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主要國家無人駕駛汽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