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零售業信息化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政策推動零售業信息化投資規模不斷擴展【組圖】
零售業信息化是指利用IT技術達成零售業經營管理目的的全過程管理活動,零售業的信息化是零售業成長的引擎,我國零售業已步入依靠信息化的新零售供應鏈競爭時代。國家對零售業信息化行業政策主要體現在國家零售業推動政策、信息化發展戰略和對硬軟件行業發展的支持方面,在政策推動下,我國零售業信息化投資規模不斷擴展。
零售業信息化直接影響零售業核心競爭力
零售業是指是指通過買賣形式將工農業生產者生產的產品直接售給居民作為生活消費用或售給社會集團供公共消費用的商品銷售行業。按有無店鋪分類,可細分為有店鋪零售業態(食雜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倉儲會員店、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購物中心、廠家直銷中心)和無店鋪零售業態(電視購物、郵購、網上商店、自動售貨機、直銷、電視購物),共16種業態。
零售業信息化是指利用IT技術達成零售業經營管理目的的全過程管理活動。零售業信息化涉及的更多的是組織行為和業務模式的設計,而不是簡單的會計電算化、銷售MIS化或辦公自動化。所以,零售業信息化的本質就是如何通過應用IT技術等工具實現有效的管理,創造和獲取競爭優勢。
零售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零售業的學習力、文化、戰略、組織結構和流程,還包括了零售業的信息化。零售業的信息化是零售業成長的引擎、是核心競爭力的神經系統。零售業信息化對核心競爭力的作用和影響是全方位的,它影響到零售業核心競爭力的其他五個要素。
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推動零售業信息化行業發展
國家對零售業信息化行業政策主要體現在國家零售業推動政策、信息化發展戰略和對硬軟件行業發展的支持方面。
零售業步入依靠信息化的新零售供應鏈競爭時代
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商場收款機算起,我國零售業信息化發展已超過30年。30多年間,我國零售企業先后引進了POS機、條形碼技術、基于PC的MIS、財務管理軟件、商業管理ERP、SCM系統、自動補貨系統等,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我國零售業態經歷了“百貨商店-大型集市-購物中心-線上購物-新零售”5個發展階段,從2016年起,我國零售業進入新零售時代,供應鏈變得尤為重要。
中國零售業信息化投資規模不斷擴展
按零售業信息化產品分類看,可分為IT相關硬件設備、IT解決方案服務和IT解決方案軟件,其中,IT解決方案主要包括 POS/SOS、BMS、WMS、SCM和ERP等軟件產品及延伸服務。中國零售業信息化投資規模在不斷擴展,按IT投資占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05%估算,2018年我國零售業IT投資市場規模為190億元,2019年1-2月投資規模為33億元。
新技術的使用使單店的成功商業模式得以大量復制,企業連鎖化、規模化經營迅速發展。據有關機構調查,目前,我國大中型零售商業企業80%不同程度采用了計算機管理,其中絕大多數是實行連鎖經營的零售企業。迄今,我國有70%以上的連鎖企業建立了系統開發的前臺POS銷售時點系統和后臺MIS/ERP管理系統,30%左右率先進入了商業自動化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網絡信息化技術相結合的數字化管理系統集成的階段,這說明中國零售信息化市場尚有巨大發展空間。
中國零售業信息化發展有四大特點和痛點
目前國內零售企業信息化普遍專注于操作層面(如收銀、收貨、庫存管理等),而在管理決策層面(如供應鏈管理)的應用普遍很弱,缺乏戰略級的信息化規劃和應用,在銷售、管理、財務、客戶關系以及數據挖掘等系統的應用方面落后于國外企業。
目前從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角度看,中國零售企業普遍在操作層面采用的信息化技術比較多,比如收銀、收貨、庫房管理等環節;在管理層,主要是在銷售統計分析方面采用一些IT技術;在決策層,應用最少,一般應用在采購和資金利用環節。盡管“信息技術是核心競爭力”已經是絕大多數現代零售企業決策者的共識,但是在運用這一利器上仍存在許多障礙。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零售業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零售業信息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零售業信息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零售業信...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