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程擔保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組圖】
工程擔保行業起步較晚
工程擔保是引入保證人作為第三方,對建設工程中一系列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并對違約承擔責任,是一種促使參與工程建設各方守信履約的風險管理機制。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程擔保行業起步較晚,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工程擔保才由國外引入。當時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進行經濟建設,工程擔保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的國際慣例之一被引入我國。
由于工程擔保是國際上工程交易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為與國際慣例接軌,提高國內建筑企業的風險意識和質量意識以及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我國于2005年開始在天津、深圳、廈門、青島、杭州、成都、常州七城市展開工程保證擔保試點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例如,廈門市試點后實現了實行了擔保主體多元化,實行了擔保函件原件集中代管,監理了工程擔保公司備案管理制度,強化了有形建筑市場對工程擔保的服務,建立起黑名單制度。
與此同時,保監會于2013年解除對保險公司涉足工程保證業務禁令,保險公司開始加大保證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開發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履約保證保險》產品。至此后,工程擔保在我國實現了大范圍的實踐推廣。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概有15個省、市逐步培育并批準了280多家專業工程擔保機構,其中四川71家,北京50家,深圳和天津各23家,杭州21家,其余省市則在15家以內。
此外,其中部分擔保公司已經完全走上了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專注于經營工程履約保函這一符合國際慣例的擔保品種,在幫助工程項目業主規避和控制合同風險、通過銀擔合作幫助銀行控制工程保函風險以及幫助承包商降低保證金負擔和開具保函成本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國工程擔保行業取得長足進步,但實際發展中仍面臨種種問題。例如,由于工程擔保業務的集中性和投保人的主觀因素等原因使得建設市場主體對工程擔保的需求不足,以至于工程擔保尚未被我國建筑市場完全接受,造成工程擔保的范圍比較狹窄、擔保品種較少等問題。
工程擔保行業方興未艾
首先,在建筑業持續發展推動下,我國工程擔保行業將保持較好態勢。2018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235086億元,同比增長9.9%。建筑業飛速發展背景下,隨著工程規模建設以及復雜度的增加,工程風險越來越被重視,使得推行工程保證擔保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應對工程項目風險的重大舉措,工程擔保行業方興未艾。
其次,通過產品創新牢牢地抓住并擴展市場需求。從國際慣例來看,能夠充分保護工程項目業主利益的單向且全面覆蓋保修期責任的承包商履約擔保應是重點發展的擔保品種;而從政府強化對工程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職責的使命及積極響應建筑產品最終用戶利益訴求的角度來看,工程質量保修擔保將會成為未來工程擔保制度優先發展的領域,與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等所配套的行政擔保也必將是未來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擔保品種,而當前已經被地方政府實踐驗證為有效的農民工工資擔保將與上述肩負行政管理風險防范的其他行政擔保措施進一步融合。
最后,優秀的專業工程擔保公司將引領行業發展。個別工程擔保公司要能為銀行所信任,而且要能夠形成具有市場公信力的集體風險防范機制,使市場能夠有效識別出那些因規范運作和專業能力而值得信任的專業化的工程擔保公司,并以此奠定中國建筑市場的信用基石,創造出良好的條件來承接中國建筑市場監管的市場化改革對工程擔保行業所寄予的重任。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程擔保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通過對大量一手市場調研數據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中國當前工程擔保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市場需求特征,并根據工程擔保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