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8年全國醫藥行業政策分類匯總分析
2018年,我國醫藥行業政策出臺密度。縱觀行業2018年以來頒布的政策,主要目的分為5點,其一是建全可靠的追溯體系,其二是鼓勵藥品創新研發,其三是完善器械監督管理,其四是推進醫療體系改革,其五是推動醫保改革。
加強醫藥信息化建設,建全可靠的追溯體系
如今,我國醫藥行業發展迅速,基本藥物已達685種涉及劑型1110余個、規格1810余個。藥品品種齊全給人民帶來便利,同時也不得不正視背后帶來的健康威脅,2018年就發生了多起藥品質量事件,如華海纈沙坦事件、長生疫苗事件等,國家也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就在2018年相關部門迅速出臺相關政策,規范藥品管理,建全統一信息化追溯標準。
深化審評審批政策,鼓勵藥品創新研發
2018年,在推動創新藥物研發方面,備受關注的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制度、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的通告、臨床試驗申請默認制等政策陸續出臺。《藥品試驗數據保護實施辦法(暫行)(征求意見稿)》、《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關于調整藥物臨床試驗審評審批程序的公告》等一系列政策的發布對于激發國內新藥研發熱情,縮短創新藥物臨床開發時間,加速境外新藥上市,倒逼國內企業新藥研發進程等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加強器械標準規劃,完善器械監督管理
醫療器械作為臨床醫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醫療手段,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雙重調節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盡管2018年醫療器械行業監管機構正在實行重大改革,但是對醫療器械行業監管的力度不僅沒有放松,反而更趨嚴格。2018年以來,國家衛健委、藥監局等國家機構密集發布了一系列醫療器械政策措施,完善器械監督管理。
2018年1月,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醫療器械標準規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基本適應醫療器械監管需要的醫療器械標準體系。6月,司法部公布《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送審稿)》面向社會征集意見。此次修改的重點內容包括:完善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制度、優化審批程序、完善上市后監管要求。
醫療體系持續改革,互聯網醫療模式逐漸清晰
2018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醫療體系改革,支持分級診療發展,推進“互聯網+醫療”進程。2018年1月,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頒布《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計劃提出了從2018年起,建立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等多項制度改革。此外,還重點指出在十個方面創新醫療服務,全方位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2018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在醫療、養老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進程。4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鮮明態度,突出了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政策導向。
大部制方案出爐,推動三醫聯動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大部制”改革方案出爐。方案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等進行整合,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醫保局將統一管理城職保、城居保、新農合三大醫保,加強三醫聯動;同時推動醫保支付標準與方式改革,撬動藥品、醫療的規范化。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