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水力發電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遙遙領先【組圖】
中國處于遙遙領先地位
全球范圍來看,人類首次利用水力發電大約在1880年前后,當時法國的塞爾美茲制糖工廠、英國的下屋化學工廠、美國的可拉礦山等都建立了小規模水電廠,主要用于自備的動力驅動。1882年前后,在美、英、法等國出現了專門供電的水電廠,其中以愛迪生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創建的亞伯爾水電站(裝機10.5千瓦)較為著名,被稱作是水電站誕生的正式代表。
此后,水電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開來,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大幅增長。根據國際水電協會數據,2017年,全球新增水電裝機容量為21.9GW,總裝機容量現已達到1267GW,預計可生產4185TWh的清潔電力,占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的三分之二。
分區域來看,2017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占全球比例最大,新增裝機容量9778MW,占比44.75%;南美新增裝機容量其次,占比%;中南亞新增裝機容量排在第三,為3264MW,占比14.94%。
具體國家方面,在最近30年里,中國和巴西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水電行業的領導者。2017年,中國水電新增容量達到9120MW,大幅領先于其他國家,高居全球首位;巴西基于其自身資源優勢,新增裝機容量也達到3376MW,僅次于我國;其余國家新增裝機容量不足2000MW。
從裝機容量來看,中國水電裝機規模同樣位列全球第一,2017年我國水力發電的裝機規模占全球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26.91%,其次為美國水電裝機容量為103GW,占全球裝機總量的8.13%。
從水電發電量來看,全球主要國家中,中國水電發電量為1194.5TWh,占全球總發電量的28.5%,排名第一;其次為加拿大,2017年水電總發電量為403.35TWh;巴西水電發電量為401.06TWh,緊隨其后。
總的來說,無論是新增或累計裝機容量,還是水電發電量,中國在全球水電行業都處于領先地位。不過,在開發程度上,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還有不少提升空間;此外,中國西南部水電棄水嚴重,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數字化水電站將興起
根據當前發展現狀,未來全球水力發電行業將呈現以下趨勢:首先,抽水蓄能系統將持續增長。抽水蓄能是大規模電力存儲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唯一形式,抽蓄系統正處于持續增長階段,未來隨著抽蓄技術提高,抽水蓄能系統有望延續增長態勢。
其次,數字化水電站,包括控制系統和區域網絡工程是保證和優化水電系統管理和運行的新興趨勢。數字化水電系統可以實現水電與其他可再生能源協作,提供更具靈活性的電能來提升系統的輔助服務能力(頻率控制、平衡服務等)。其他數字化革命包括信息安全、電站和流域優化、斷電管理、條件監測和能源預警,可綜合數據匯總提供給水電站資產管理者,進而提升水電站資產的價值。
最后,隨著評估手段的不斷完善,評估機制在評價水電站發電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一趨勢也要求更具互補性的金融衍生工具進入實際應用,來確保評估質量管理的進一步提升。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量工具是環境和社會衍生工具,專注于基礎性可持續發展的主題,以及國際行業的良好實踐指南。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水力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水力發電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水力發電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水力發電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