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共圖書館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分析 縣市級圖書館占比超八成【組圖】
縣市級公共圖書館領先
按隸屬關系劃分,我國公共圖書館可以分為中央級,省、區、直轄市級,地市級以及縣市級。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66個,比2016年增加13個。其中,縣市級公共圖書館最多,達2753個,占比87%;地市級其次,圖書館數量為373個;中央級最少,只有1個。
從各級公共圖書館總藏量來看,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的總藏量遠遠高于其他,達到47087萬冊件;地市級圖書館其次,總藏量達25649萬冊件;省、區、直轄市級圖書館總藏量也在20000萬冊件以上。
從各級公共圖書館設施來看,在閱覽室坐席數方面,縣市級公共圖書館擁有的坐席數最多,達到69.9萬個,其次是地市級圖書館和省、區、直轄市級圖書館,坐席數分別為28.3萬個和7.7萬個,而中央級圖書館坐席數相對較少,只有0.5萬個。
從各級公共圖書館業務活動來看,在有效借書證發放數量方面,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發放數量最多,達到了3087萬個,其次是地市級圖書館,為2425萬個,而中央級圖書館有效借書證發放較少,僅為417萬個。
在總流通次數方面,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最高,達到了42448萬人次,其次是地市級圖書館,為22982萬人次,中央級圖書館總流通人次最少,只有584萬人次。
在書刊文獻外借次數方面,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的外借次數依舊最高,達到了32371萬冊次,其次是地市級圖書館和省、區、直轄市級圖書館,外借冊次分別為17554萬冊次和5098萬冊次,而中央級圖書館外借冊次也最低,僅為68萬冊次。
地區分布方面,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擁有公共圖書館數量最多,達到204個;其次是河北省,公共圖書館數量為173個;河南省、山東省、云南省分列第三至第五,圖書館數量均超過150個。
從各地區公共圖書館總藏量來看,廣東省公共圖書館的總藏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達到了8708萬冊件;江蘇省圖書館總藏量也超過8500萬冊件,僅次于廣東省;上海市排在第三,總藏量達到了7773萬冊。
從各地區公共圖書館業務活動來看,江蘇省、浙江省處于領先,有效借書證數均超過1000萬個,分別達1301萬個、1041萬個;廣東省有效借書證書也較多,達到680萬個,其余省份均不足400萬個。
在總流通次數方面,浙江省公共圖書館以10847萬人次的總流通人次排在全國首位;廣東省緊隨其后,總流通人次達到9147萬人次;江蘇省排在第三,總流通人次為7975萬人次;其余省份均在4000萬人次以下,可見前三省份與其他省份拉開了明顯距離。
數量、總藏量、總流通人次將提升
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作為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圖書館,也必將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根據文化部印發的《“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進一步完善,文獻資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基本建立,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網絡等新技術應用更加普及,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積極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有效加強,政策法律保障更加有力,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公眾對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可以預見,全國公共圖書館的機構數量和總藏量將逐年提高,預計到2022年,中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量將增加到3245個,而總藏量將達到121240萬冊。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知識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同樣將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預計到2022年總流通人次將達到101091萬人次。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公共圖書館運營管理及發展模式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公共圖書館發展環境;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必然性及發展策略;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后帶來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