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民營機構將崛起【組圖】
國有檢測機構占主導地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各種危及食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如“毒生姜”、“染色饅頭”、“瘦肉精”和“地溝油”等惡性事件,給人們的健康與生命造成了嚴重威脅。
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嚴峻,與國內食品檢測安全水平較低有很大關聯。而食品安全檢測水平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機構更新整體安全檢測設備的速度較慢,而且在長時間運行的設備較少了設備使用壽命和實驗結果精準性,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研發新技術上也不夠積極和重視。
這不僅不能高效及時地檢測食品是否是安全狀況,也讓國內無法孕育出知名品牌的檢驗檢測機構。相比之下,國外檢測機構大多資金雄厚,在品牌、管理、人才、市場經營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全球知名度高。
不過,好在國內檢測機構普遍較為熟悉國內有關對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市場管理的有關政策,同時可以獲取有關政府機構的強制性檢驗檢測業務,從而在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占據較大份額。
具體來看,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中,國有檢測機構營業收入占到全行業營業收入的58%,民營機構占到7%,國內檢測機構合計比重達65%;外資檢測機構占35%。
上述數據同樣表明,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以國有檢測機構為主,這在國內貿易檢測中更為明顯。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國內貿易檢測中,國有檢測機構營業收入占到全行業營業收入的88%,民營檢測機構和外資檢測機構僅分別占8%和4%。
不過,在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出口貿易檢測中,外資檢測機構憑著自身優勢占據了絕大部分份額,而國內檢測機構份額較小。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出口貿易檢測中,外資檢測機構營業收入占到全行業營業收入的73%,國有檢測機構和民營檢測機構占比均不足17%。
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將崛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對食品安全檢測問題的重視,未來將會持續出現更多先進的食品檢測技術與方法,相應的,安全檢測設備以及檢測儀器也將日漸多元與豐富起來。在眾多檢測技術與方法中,選擇一種或者綜用多種便捷、高效、精準、科學的技術檢測手段將成為食品檢測發展的必然趨勢。
同時,隨著進出口貿易的不斷發展,我國種類繁多的食品也出口到國外,走向國際市場。所以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方法不僅要在國內進行創新,也同時要得到國際上的認可,只有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高效,才能夠符合食品出口的要求。如果我國采取的對出口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方法、檢測標準不同于其他國家或者國際標準,則檢測結果中也會產生誤差,直接妨礙了進出口的順利進展。因此,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標準應該按照國際化標準來統一,借鑒其他國家關于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技術、檢測方法,實現國內外檢測結果統一,與國際標準接軌。
最后,隨著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持續發展,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有望崛起。我國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雖然發展較快,但一直處于國有、外資的夾縫中生存。一旦政府向市場公開采購檢測服務,擁有較強綜合實力的民營企業有望進入政府檢測服務領域。國企改革的背景下,政府監管部門“管檢分離”,有利于民營第三方機構的發展。同時,政府市場化采購也擴大民營企業市場空間。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食品安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