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技術發展現狀與市場趨勢分析 非電領域需求可期【組圖】
大氣污染技術趨于成熟
近年來,雖然我國加大了大氣污染治理力度,但大氣污染問題仍比較突出,對未來可持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我國應針對大氣污染問題,繼續加大采取相應措施,開發先進的空氣污染治理技術,頒布排污許可證制度,輔以財政資金的支持,緩解大氣污染問題。
目前,國內外對于大污染治理技術已頗為成熟,主要包括脫硫工藝、脫硝工藝、除塵工藝。先來看脫硫工藝,國內外煙氣脫硫方法種類繁多,達上百種方法,目前已商業化運作的就有幾十種脫硫工藝。
煙氣脫硫方法主要分為濕法、半干法和干法,及新型工藝。在濕法煙氣脫硫工藝中,絕大多數采用堿性漿液或溶液作為吸收劑,技術比較成熟,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尾氣脫硫技術,可進一步分為石灰石-石膏法、海水脫硫法、氨法脫硫工藝;半干法使用較多的為塔內噴漿法,即將石灰制成石灰漿液,在塔內進行二氧化硫吸收;干法煙氣脫硫工藝以噴吸收劑工藝為主,較適合老電廠改造。
三大脫硫工藝各有優缺點,如濕法脫硫工藝具有脫硫效率高、流程簡單、副產品價值高等有點,但缺點也十分明顯,包括投資大、運行費用高、腐蝕設備嚴重等。
對于煙氣脫硫工藝,我國除了開展自主研發工作外,還在引進工作方面加大了力度,對目前世界上電廠鍋爐較廣泛采用的脫硫工藝建造了示范工程。如深圳西部電廠的一臺300MW機組海水脫硫工藝,作為海水脫硫試驗示范項目開始實施。
脫硝工藝在火電行業運用相對成熟,而在其他非電行業中大多處于探索示范階段,還未進行科學總結并進行商業運行。目前,在火電行業中,脫硝工藝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低氮燃燒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SN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技術(SNCR)。
現階段,在脫硝工藝選擇方面來看,我國絕大部分燃煤機組所使用的脫硝工藝為SCR工藝,這種工藝成熟,脫硝效率高,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也是國際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脫硝方法。
除塵工藝方面,主要有袋式除塵、電除塵、電袋復合技術三類。其中,袋式除塵優勢在于除塵效率高(99%)、不受粉塵屬性影響除塵效率、功率小、耗電小等,但存在布袋壽命短、不適合高溫運行、結露運作;電除塵則具有除塵效率高且穩定(98-99%)、可以處理高溫(400℃以下)氣體的優勢,但投資大、設備龐大、運行費用高,且受灰塵比電阻影響大;電袋復合技術適用范圍廣,除塵效率具有高效性和穩定性,且節省運行成本,但故障后不能隔離進行在線檢修。
技術助力非電領域發展
與排放標準極為嚴格的電力行業相比,非電行業一般也都具有各自的排放標準,但是較電力行業相對寬松,各項指標未來具備改造的空間。同時,非電領域大氣污染控制的進展相對較為緩慢,在政策推動下或迎來提速。
可以預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將從傳統火電領域的煙氣治理,逐步轉向其他非電領域,非電領域有望成為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新的增長點,相關技術的進步也將推動非電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市場的發展。
例如,龍凈環保的干法超凈工藝能夠實現脫硫脫硝除塵除汞等多種污染物一體化治理,適用于鋼鐵燒結、焦化、玻璃窯爐、焦炭、氧化鋁、碳素、催化裂化等多個領域。另外,龍凈環保在減少物料損耗的圓管帶式輸送、水泥行業的脫硫、VOCS治理等領域儲備相關技術,助力非電領域行業的發展。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發展背景;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各項環境;大氣污染治理行業中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情況;大氣污染治理行業脫硝、脫硫劑除塵市場分析;大...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