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服務器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格局分析 優勢企業強勢出海【組圖】
新興行業帶來大量需求,服務器市場規模保持增長
2015年各地政府相繼推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產業的落地,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能電網等行業對利用大數據先進技術創新的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高漲。此外,自建大數據平臺也成為眾多企業的選擇之一,由此帶動服務器產品市場的繁榮。
目前,我國的大數據產業上處于初級建設階段,中國大數據細分市場規模占比中,硬件層規模最大達47%。若服務器應用規模在大數據硬件層中以25%測算,則2018年,我國服務器在大數據領域的市場規模約為81.8億元。
除大數據之外,云計算的廣泛使用引發了傳統服務器產業的技術變革,使得各企業對于提升服務器整合資源能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一方面,云計算催生了規模化的數據中心的建設,給服務器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另一方面,隨著云在企業的廣泛使用,企業目前都在進行私有云的建構,而包括服務器在內的硬件依然占據私有云市場的主要份額。
2012-2018年,我國服務器行業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根據Gartner數據,2015年我國服務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12.2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9.91%。不過2016年全球服務器行業整體出現下滑,行業增速顯著下降。2018年,服務器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731.1億元。
“國產化”熱潮涌動,優勢企業強勢出海
2015年,國產服務器發展迅速,出貨量遠超國際品牌,巨大的市場推動了國產服務器廠商自主研發。國產服務器廠商,如聯想、浪潮、曙光等,紛紛投入大量人力與財力進行服務器自主技術創新,并取得一定成果。2016年,隨著這些技術不斷成熟,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國產服務器競爭力優勢日益凸顯。2017年,中國服務器市場中70%以上的市場份額來自中國企業,中國服務器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被改變。
隨著國內廠商與服務器巨頭合作的不斷深入,以及在高端服務器中技術的不斷提升,國內廠商近些年出現國際化的趨勢。聯想收購IBM的X86服務器業務后,復制其早期收購IBM的PC業務之后的海外拓展成功經驗,將其服務器業務迅速國際化,同時帶動更多的國內服務器廠商投身于國際業務布局當中。浪潮、華為等廠商目前隨著“中國制造”和“一帶一路”的推進,國際化進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前五名中,國內廠商便占得三席。盡管單個公司體量上而言距惠普、戴爾差距較大,但是就增長率而言,國內廠商遙遙領先,越來越多的國內服務器廠商開始走出國門,在全球服務器市場攻城拔寨。
隨著國產服務器的技術日臻完善,中國服務器廠商全球領先將成為新常態,未來幾年國產服務器廠商在國際市場上將具備越來越高的話語權。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服務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服務器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服務器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服務器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