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亂象整治力度加大 培訓機構或迎來利好
校外培訓機構發展亂象叢生,教育部發文提出整頓計劃措施
近年來,中國校外培訓機構發展迅猛,且逐漸成為教育生態中的重要角色。由于多數家長存在功利心理、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尚不完善、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和不均衡分布等原因,校外機構的競爭日益激烈,市場亂象不斷。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超20萬所;截止2018年8月中國已整治超5萬所校外培訓機構,而其中違規校外培訓機構涉及用戶規模高達200多萬人。江蘇、山東、浙江、廣東是教育大省,摸排機構對象群體龐大。截至2018年8月20日,全國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38.2萬家,其中發現問題25.9萬家,按照邊摸排邊治理的原則已經整改4.5萬家。
2018年8月2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進行解讀,對校外培訓機構亂象整頓提出“兩步走”的計劃——展開專項治理、著眼建立長效機制。
校外培訓機構違規亂象根源在于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機構檢查力度、設立標準待提升
一項針對K12學生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44%的家長認為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是校外培訓機構違規的根源;第二大因素為培訓機構競爭激烈。除此之外,學生升學壓力大、機構學校商業合作也是滋生培訓機構亂象的溫床。
在培訓機構市場中,有四成用戶參與過的校外培訓機構發生倒閉;同時,兩成的用戶在參與期間發生機構倒閉情況。分析認為,目前校外培訓機構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造成了市場出現弄虛作假、亂收費、為簽單胡亂承諾、卷款倒閉等亂象情況,大量的學生及家長受騙。對此,加強校外培訓市場監管工作勢不容緩。
對于校外機構的整頓方式,家長認為最需加強校外機構檢查力度、規范設立標準為最需要的措施。此外,家長還認為,規范學校與校外機構商業合作范疇、加強家長正確教育觀念思想建設等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分析認為,中國校外教育培訓機構亂象是中國教育市場的一個警鐘,而亂象頻出主要因為教育評價模式和標準單一。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分數”愈發成為評判標準,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打著“高分”的口號吸引家學生,一定程度滿足學生和家長“剛需”,市場得以野蠻擴張。
由此,針對中國校外教育培訓市場的亂象,一方面,相關部門應重視并加強監管,整治市場亂象,同時監督“校內”教學,提高教育質量;另一方面,消費者理性對待課外補習、理性選擇培新機構。未來,經過整頓的培訓市場將會日趨成熟,無牌無證的機構在競爭中淘汰,規范化的校外培訓機構將會是教育事業的有益補充。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K12教育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K12教育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K12教育行業未來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