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4:虛擬/增強現實(VR/AR)產業技術趨勢展望(附技術路徑、投資方向、專利布局、科技企業布局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興通訊(000063)、聞泰科技(600745)、歌爾股份(002241)、中科創達(300496)等
本文核心觀點:整機設備、開發工具軟件、娛樂辦公為當前VR/AR重點關注領域,AR眼鏡為主要應用;隨著VR/AR技術不斷發展,多行業多場景應用加速落地。
引言:構建身臨其境與虛實融合
——VR聚焦身臨其境的沉浸體驗,AR實現對現實世界的“增強”
虛擬現實(VR)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增強現實(AR)技術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現實世界巧妙結合的技術。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應用到現實世界中,兩種信息相互補充,從而實現對現實世界的“增強”。
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和高速發展,雖然打破了信息交互的時間瓶頸和場景瓶頸,但是在人機交互上仍存在著信息可視化和信息即時化的界限。VR/AR技術在通信帶寬不斷拓展的趨勢下,能夠有效實現對智能手機的產品更迭,打破信息化的物理界限。
——VR/AR應用場景廣泛,場景輔助向場景載體演變
最早VR/AR技術在商業場景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視效改善(廣告營銷)、認知輔助(教育培訓)、信息可視化(醫療健康)等,總的來看傳統VR/AR技術的應用都是基于現有電子信息設備的技術上進行場景輔助。未來隨著AR技術在游戲場景、消費場景的全面獨立,其將作為場景主要載體打開需求增量市場。
技術路線:虛擬/增強現實(VR/AR)技術發展路徑與支撐體系
從技術路線發展來看,VR的關鍵技術(如近眼顯示、渲染處理等)已經有明確的發展路線,技術的逐步成熟將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傳感技術和交互式傳感體驗的日臻成熟使得VR應用場景得到極大的豐富。AR技術在多通道交互和網路傳輸方向有較好的發展,但是在SLAM算法(同步定位與建圖)及其相關外設、光學顯示方面比VR更為復雜,技術成熟滯后一到兩年。
從技術支撐體系來看,中國虛擬/增強現實(VR/AR)創新單元主要包括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重點實驗室;藍弛創投、易凱資本等產業投資基金;GB/T38247-2019《信息技術 增強現實 術語》、GB/T38259-2019《信息技術 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通用規范》等技術標準。
虛擬/增強現實專利技術布局:領域覆蓋廣泛,專利熱度較高
——專利技術整體申請熱度和布局廣度較高,覆蓋領域廣泛
虛擬/增強現實涉及多類技術領域,VR與AR兩者技術體系趨同,技術架構主要包含近眼顯示、感知交互、網絡傳輸、渲染處理等細分領域。整體來看,VR、AR各細分領域專利申請熱度較高,總申請量達到10萬-30+萬項級別,申請人數量均在7萬個以上;各細分領域技術跨度均在580個IPC小類左右,覆蓋超過8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說明這些技術受到全球范圍內的關注和研究。
注:1)搜索關鍵詞:VR、AR技術路線相關關鍵詞;2)搜索范圍:標題、摘要和權利說明;3)統計截至日期:2023年11月21日。下同。
——中美日韓為主要技術來源,三星、華為、索尼等專利數量較多
從專利地域分布來看,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為VR、AR各細分領域主要技術來源地,說明三個國家在VR、AR領域技術創新活躍。從申請人國別來看,近眼顯示、感知交互、網絡傳輸、渲染處理專利前十申請人也為中國、美國和日韓企業。
虛擬/增強現實科技企業技術布局:多布局軟硬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科技企業頻繁布局,引領B端及C端市場發展
當前,領先的互聯網巨頭以及初創科技企業頻繁布局VR/AR領域,引領B端及C端市場的發展。在C端領域,除了之前常聽的游戲、娛樂、觀影,不少終端企業開始探索打造專業領域的AR/VR產品,以尋求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如騎行AR眼鏡、辦公眼鏡等。在B端領域,AR/VR也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實現應用落地,主要為教育、文旅、工業等,成為先進生產力工具,助推生產效率的提升。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僅匯總行業內部分代表性科技企業。
——整機設備、開發工具軟件、教育培訓、文化旅游等為產業鏈主要環節
從“中國VR50強企業”細分領域來看,產業鏈分布多以整機設備、開發工具軟件、文化旅游應用、教育培訓應用為主,分發平臺、近眼顯示技術、工業生產應用、體育健康應用、智慧城市應用均有涉及。2019年至2023年,主營整機設備的硬件企業在“中國VR50強企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主營業務為開發工具軟件的企業逐漸在“中國VR50強企業”名單中嶄露頭角。我國VR產業在工業生產、文化旅游、融合媒體、教育培訓、體育健康、商貿創意、演藝娛樂、安全應急、殘障輔助、智慧城市等重點應用領域不斷實現突破。從五年間“中國VR50強企業”主要從事的應用領域來看,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工業生產三大應用領域發展領先。
虛擬/增強現實技術投資重點賽道: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硬件、數字人等行業應用融資熱度較高
按產業鏈板塊融資事件數量來看,2022年內容和行業應用是VR/AR融資并購的重點板塊,融資事件數量占比超過30%,硬件相關融資事件占據較大份額,此外VR/AR產業在內容和行業應用發力,數字人、游戲和B端教育受到資本的青睞。從融資金額行業分類來看,2022年最受青睞的還是硬件/整機板塊,占比全年融資額的30%;數字人是2022年投融資相當受歡迎的板塊,年融資金額達5.93億美元,占比17%,位列行業分類第二,這里面包含了各種虛擬化身、虛擬偶像等數字人相關企業。此外,醫療在過去幾年一直都是AR/VR行業的熱點關注方向,占比8%,位列第三;虛擬培訓作為to B領域一個重要場景,2022年融資額達2.26億美元,占比7%,在大型企業中采用率較高,包括AR/VR仿真訓練,模擬駕駛等相關方向。
——AR需求目前在娛樂和辦公領域,未來各行業應用場景具備投資潛力
綜合來看,VR/AR產業在醫療、教育、軍事、工業等領域中的應用市場吸引力較高,但目前技術暫未成熟,現階段,面向消費者的AR產品仍未大面積普及,但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開發者工具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AR產品,當前更多用于觀影、游戲、移動辦公等,隨著更多應用內容落地,信息獲取能力提升,學習教育、購物、生活導航等場景應用將更為豐富。
短期來看,智能交互、AR移動芯片、AR眼鏡、眼球追蹤、機器視覺、VR游戲開發、圖像渲染、顯示技術等為投資者重點關注領域,長期來看,全息投影、全景音頻引擎、眼球焦距追蹤等投資潛力較大。
虛擬/增強現實技術發展趨勢與目標
——推動技術創新和發展軟硬件、行業解決方案為“十四五”發展重點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公布,其中“建設數字中國”單列篇章,在該篇章中框定了數字經濟重點產業的具體范圍。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列入“建設數字中國”數字經濟重點產業。
——虛擬/增強現實五大技術趨勢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和產品經過多輪升級迭代,生態不斷完善,產業不斷成熟,特別是從2020年起,新一代現象級產品引領行業發展,消費級迎來新拐點。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虛擬現實(VR)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增強現實(AR)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虛擬現實(VR)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虛擬現實(VR)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虛擬...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