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務外包行業邁入黃金發展期 服務外包結構升級加速
在2018年9月17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交易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李元表示“十三五”期間以來,我國服務外包邁入黃金發展期。數據顯示,2018年1-7月,服務外包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全國服務外包執行額628.2億美元,其中離岸執行額384億美元,占新興服務出口的比重超過70%,服務外包正在成為新興服務出口的主要實現路徑。
中國服務外包行業規模持續擴張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3-2017年中國服務外包金額持續遞增。2017年全年中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807.5億美元,同比增長25.1%;完成服務外包執行金額1261.4億美元,同比增長18.5%。
國內服務外包不斷由離岸外包向在岸外包發展
按照發包方和接包方所處國家分類,服務外包可以分為在岸外包和離岸外包。其中,在岸外包是指發包方和接包方處于相同國家;否則即為離岸外包。
目前,從全球范圍來看,主要的發包市場包括美洲地區、EMEA地區和亞太地區;而印度、中國、愛爾蘭和菲律賓則是服務外包的主要接包地區。根據過往數據來看,我國目前是全球離岸外包業務第二大接包國,2017年承接離岸外包業務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1112.1億美元和796.7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從我國在岸和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占比來看,2013-2017年,國內離岸外包執行額逐年下降,2017年離岸外包的執行額占比下降至63%。可見,盡管目前我國服務外包市場仍以離岸外包為主,但有不斷向在岸外包發展的趨勢。
而我國服務外包市場的重心逐步由離岸市場轉向國內一般貿易轉移的原因在于:一是自2010年開始國內人力成本逐步上升,企事業單位非核心業務某種程度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冗雜;二是新勞動法實施后,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增幅較大,進一步增加用工支出;三是互聯網、大數據的蓬勃發展打破了市場地理因素限制。
服務外包不斷由ITO向BPO、KPO升級
按業務模式分,服務外包可以分為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三種類型。從近幾年不同業務模式類型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占比來看,我國服務外包ITO執行額占比逐步降低,從2013年的59%下降至2017年49%,降幅顯著;相反BPO和KPO的執行額卻在不斷提升。顯然,目前國內服務外包有不斷由ITO向BPO和KPO升級變化的趨勢。
此外,李元在博覽會上還表示,新時期要以服務外包為重要抓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要重點抓好服務外包轉型升級的頂層設計,加快研究制定新一輪服務外包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政策措施,推動服務外包向數字化、融合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由此可以預期,未來我國外包服務市場還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并朝著技術含量更高的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加速發展。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服務外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供需現狀及趨勢、中國服務外包市場發展情況;并且在對整個行業把控的前提下,對服務外包的細分業務及各下游行業的市場需求、市場主體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