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現狀分析 日本企業全球競爭實力強,國內企業競爭力提升
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是汽車整車制造的重要相關產業,通過對2017年全球100強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經營及排名情況進行匯總得出,日本作為汽車制造強國,在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Top100強企業中,日本企業數及經營收入均排名全球第一,美國緊隨其后。而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業發展的強勢驅動,2017年我國已有4家企業躋身全球前100強,未來在我國制造能力提升的促進下,企業的優勢地位也將逐漸顯現。
全球Top100企業競爭格局明顯,美日德居引領地位
依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中對2017年全球排名前100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分國別的經營情況進行統計,得到結果如下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Top100強企業中日本以其汽車制造業的獨特的優勢,使得其汽車零部件制造業上榜全球百強的企業數最多為28家,美國緊隨其后達到22家,而德國的汽車工業也帶動2017年有16家企業躋身汽車零部件制造的全球100強中。
我國作為汽車制造業發展的后起之秀,其制造能力正在不斷增強,但是汽車零部件供應企業的規模效應較小,相對于全球其他國家老牌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競爭實力較弱。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中,日本、美國和德國企業上榜數量位居前三,其占比分別為28%、22%和16%,遠超我國4%的企業數量占比情況。
圖表1:2017年汽車零部件Top100企業數各國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日本企業規模總收入第一,德國企業平均應收能力最強
從全球前100名企業2016年的營收情況來看,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上榜28家企業的總體營業收入達到2206.69億美元,企業每家平均盈利達79億美元。而相比于日本德國企業營業收入達2015.6億美元,企業盈利達到126億美元,位居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全球企業平均營收能力的首位。而我國4家企業共實現汽車零部件營業收入190.07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的營業收入不足50億美元。由此可見,以德國為代表的汽車高端零部件的生產企業其產品的附加值較高,而現階段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實力較弱,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圖表2:2017年全球Top100汽車零部件企業分國別營業收入對比分析(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整體的100強企業地位變動情況來看,隨著經濟不確定性因素的逐漸顯現及新興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優勢促進,行業全球Top100企業排名有小幅的變動。2017年共有49家企業在汽車零部件全球百強的排名地位上升,有30家企業的排名地位有所下降。其中有10家以上企業在2017年首次躋身汽車零部件制造的百強企業的排名中。
圖表3: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制造Top100企業排名變動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球前百名企業國內上榜4家,競爭實力有待增強
單就我國企業分析而言,2017年共有4家企業躋身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的全球前100名之中,但是總體看,除延鋒汽車內飾系統企業躋身前20名之外,其他上榜三家企業均排名在70名之外。可將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在全球領先的競爭實力還有待提升。從4家企業的總體營收來看,2016年其總營收為190.07億美元,較上年同比增加14.14%,營收增幅較為明顯。而單從各個企業自身的營收增幅分析以德昌電機企業2016年的營業收入增幅最高達到17.23%。
圖表4:2017年全球Top100汽車零部件中國企業分析(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業總體競爭實力的不斷增強及國家對制造業重視程度的提升,將有效的促進我國汽車相關的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相關企業競爭實力的不斷增強。在提升我國汽車制造整體競爭力的同時,有效的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零部件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