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期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整體呈現振蕩走勢
1、期貨行業交易規模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期貨行業發展趨勢與企業競爭力提升策略分析報告》分析:近年來我國期貨行業發展較快,尤其是2010年股指期貨的推出助推期貨成交金額增速創歷史新高,2010年期貨成交量為31.34億手,同比增長45.24%,成交金額為309.12萬億元,漲幅高達136.85%;2011年在全球經濟形勢動蕩、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又由于2010年基數較高,故而同比跌幅較大。2012-2016年,期貨市場再次進入增長階段,2016年成交量為為41.3億手,創出歷史新高,累計成交額為195.6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5%和下降64.70%。2017年成交量為30.76億手,累計成交額約187.90萬億元,分別較2016年下降25.66%和3.95%。
圖表1:2009-2018年我國期貨市場成交量變化趨勢(單位:億手,%)
資料來源:中國期貨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09-2018年我國期貨市場成交額變化趨勢(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期貨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期貨行業交易場所分析
期貨交易所是買賣期貨合約的場所,是期貨市場的核心。它是一種非營利機構,但是它的非營利性僅指交易所本身不進行交易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不等于不講利益核算。在這個意義上,交易所還是一個財務獨立的營利組織,它在為交易者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場所和有效監督服務基礎上實現合理的經濟利益,包括會員會費收入、交易手續費收入、信息服務收入及其它收入。
目前,我國有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4家期貨交易所。
圖表3:我國現有期貨交易所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交易規模上來看,我國期貨交易主要集中在上海期貨交易所,2017年累計成交量約13.64億手,累計成交額約89.93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44.34%和47.86%。其中,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盡管成交量為0.25億手,僅占總體成交量的0.81%,但其成交額為24.59萬億,占總體成交額的比重達到13.09%,說明其單手成交額遠遠高于其余三所期貨交易所。
圖表4:2017年我國期貨成交量交易所分布(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期貨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5:2017年我國期貨成交額交易所分布(單位: %)
資料來源:中國期貨協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2018年期貨行業走勢分析
(1)整體呈現振蕩走勢
2017年商品期貨走勢分化明顯,黑色系、有色金屬、能源化工和飼料養殖板塊走勢較強,而貴金屬、油脂油料、軟商品板塊以下行和振蕩筑底為主。
展望2018年,在豬肉價格依舊低迷、生豬存欄維持負增長的情況下,國內通脹預計仍將維持低位,農產品價格缺乏趨勢性上漲的基礎,恐難擺脫弱勢。工業品在重化工業完成產業出清的條件下,未來價格波動將逐漸回歸由產業供求決定的走勢中。預計商品市場總體呈現振蕩走勢,不會出現明顯趨勢行情。煤炭、建材等部分超漲商品或面臨較大調整壓力,化工板塊等滯漲商品或會出現補漲行情。
國債期貨方面,2017年11月中旬以來,5年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顯示出金融去杠桿對金融市場的沖擊正在逐步消化。預計2018年隨著流動性沖擊影響的減弱,市場利率水平將逐步向周期均值恢復,國債期貨價格有望轉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國際上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也可能會對國內期貨市場走勢產生重要影響。此外,經過了2017年的加息、減稅后,美元2018年的走勢也會影響部分商品的走勢。如果美元重拾升勢,那將直接影響黃金等貴金屬價格走勢。
(2)新品種上市值得期待
2017年,白糖、豆粕期權問世,棉紗、蘋果期貨相繼掛牌交易,2018年國內期貨市場品種創新仍然值得期待。原油期貨、其他商品期權品種、更多金融期貨品種有望在2018年上市。
當前我國期貨市場保證金規模整體不大,尤其是缺乏增量資金,而新品種上市能擴大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范圍,同時也會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有利于提升國內期貨市場關注度和市場流動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期貨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期貨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期貨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