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正式代理“吃雞”,騰訊游戲迎來新的增長點
2017年11月22日,騰訊正式宣布與PUBG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獲得《絕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國服代理權,騰訊宣布將和PUBG公司一起與各直播平臺、媒體、上網服務場所等行業各界合作伙伴打造公平、健康、可持續的生態體系。毫無疑問,《絕地求生》將會會成為騰訊下一個“王者榮耀”現象級的游戲,而隨著《絕地求生》在中國更加良性的發展,騰訊游戲將迎來新的增長點。
絕地求生的絕地潛力
《絕地求生》最早在2017年3月登陸Steam搶先體驗,并在幾周時間內就售出了100萬份,自那以后的銷量就一直處于快速增長中。特別是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絕地求生》已經開始了飛速般的增長,據SteamSpy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1月24日,其銷量已經正式突破2200萬,游戲基本在以每周100萬銷量的速度在增漲,絕地求生的發展潛力開始凸顯。
圖表1:2017年3-11月全球絕地求生steam銷量情況(單位:萬套,%)
資料來源:SteamSpy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縱觀中國市場,“吃雞”一詞早已經進入熱搜,全民吃雞已經成為中國游戲市場的普遍現狀,從2017年11月份的全球絕地求生MAU(月活躍用戶人數)上來看,中國已經穩穩占據全球絕地求生市場的半壁江山,活躍人數比例占全球的49.28%,超過第二名美國40.05%。因此,不論是絕地求生整體市場的潛力,還是在中國市場的潛力都是巨大的。
圖表2:2017年11月全球絕地求生MAU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騰訊游戲的潛在危機
縱觀近年來,騰訊游戲的發展,從PC端口的《英雄聯盟》和無線端口的《王者榮耀》,到PC端口的《絕地求生》和無線端口上即將發售的《光榮使命》,騰訊游戲成功的將全球優秀的游戲運營到中國市場以及無線端(主要是手機為主)的市場中,并且獲得了巨額的營業收入。
從整體的收益情況來看,2016年全年,騰訊實現網絡游戲收入708.44億元,占總收入(1519.38億元)的46.63%,而2017年Q1-Q3,騰訊網絡游戲的占比呈現出較大的幅度的下降,到2017年第三季度,騰訊網絡以后洗占比營業收入僅為41.17%,相比2016年下降5.46個百分點。
圖表3:2016-2017年第三季度騰訊網絡游戲營業收入占比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公報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另外,在手游市場上,騰訊游戲表現仍然欠佳。在2017年10月全球手游的收入排行榜中,《王者榮耀》受到Mixi的《怪物彈珠》和Aniplex的《FGO》等手游的巨大沖擊,收入水平明顯下滑,游戲產業滋生的快速變化市場讓騰訊游戲感受到了危機的存在。
游戲產業競爭越發激烈
事實上,不僅僅是騰訊在積極布局游戲行業,許多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利用自身游戲紛紛瞄準我國巨大的網絡游戲市場。目前我國國內主要的游戲市場被網易和騰訊所占領,2016年,網易游戲實現凈收入279.80億元,隨著《陰陽師》等游戲的爆款,網易游戲和騰訊游戲已經成為中國目前的兩大游戲巨頭,在整個游戲市場的占比已經超過60%。
而在兩大巨頭身后,許多擁有強勢實力的企業也開始布局游戲產業。百度和小米依托自身特色資源在平臺上和游戲開發領域進入網絡游戲領域,就連之前表示不做游戲產業的阿里巴巴也在2017年9月成立了阿里游戲事業部,準備入局移動競技領域。
圖表4:主要企業的游戲產業競爭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騰訊和PUBG公司共贏合作,騰訊游戲將迎來新增長
一方面,隨著騰訊游戲收入增速水平下滑的危機日益凸顯以及國內其他大型企業的入局,騰訊游戲十分需要一款現象級的爆款游戲來改變這種局勢,而在發布不久就獲得巨額收益的《絕地求生》成為了騰訊游戲最佳的選擇。另一方面,中國市場向《絕地求生》的開發公司PUBG展現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擁有巨大用戶基礎的騰訊游戲成為了PUBG公司首選的合作伙伴。因此,相信隨著《絕地求生》登錄中國,以及手機版“吃雞”《光榮使命》的發布,這兩款具有獨特新穎模式的游戲將會給騰訊游戲帶來巨大的收入增長。
總體來看,2016年,我國游戲中國游戲實際銷售收入達1655.7億元,同比增長17.7%,騰訊在推動我國游戲行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地位,并且隨著騰訊正式代理《絕地求生》,我國游戲行業的發展仍然會處于較快的發展階段。
不過,縱觀騰訊游戲的產業親,從DNF、英雄聯盟、部落沖突到現在的絕地求生,一路代理和收購過來,并沒有形成自身相應的內容創新核心競爭力,相比于原創游戲領域來看,網易擁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因此,騰訊游戲仍然有一條較長的路要走。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旨在幫助網絡游戲開發商、運營商、渠道商、投資企業等準確了解網絡游戲行業當前發展狀況,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未來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方向和行業的投資機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