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產管理規模突破110萬億 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2017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及其他有關部門,就全面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進行討論及征求意見,起草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內審稿。根據目前流傳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內審稿,其對包括但不限于理財產品、信托計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貨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等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在非標資產投資、集中度、資金池、資本約束、杠桿要求和消除多重嵌套等方面做了規范。
我國資產管理規模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從無到有,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2016年,我國資產管理規模實現快速增長。2012年,我國資產管理規模為27萬億元;到2016年,資產管理規模已達到116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3.97%。
圖表1:2012-2016年我國資產管理規模(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BCG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銀行是資產管理行業的中堅力量
從市場份額來看:銀行是我國資產管理行業的有力競爭者。截止2016年底,銀行業理財產品存續余額29.05萬億元,占我國資產管理總額的25.06%;基金管理公司和子公司合計管理資產規模26.05萬億元,占資產管理總額的22.47%;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達到20.22萬億元,占資產管理總額的17.44%。
圖表2:2016年資產管理機構市場份額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幾年,隨著資產管理行業競爭加劇以及監管政策的轉變,市場格局將有所變化。銀行業資金和渠道優勢明顯,仍將是中堅力量;受益于過去監管層對金融創新的大力支持,券商、信托和基金子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迅猛發展,隨著通道政策紅利逐步消失,這些機構則面臨轉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得益于直接融資加速,增速較快。
2015年10月19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修訂后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及《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修訂大幅拓寬了券商資管計劃的投資范圍,減少了投資限制。
2016年10月21日,銀監會下發了《關于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放寬有關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和業務的政策:一是將允許省級政府增設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二是將允許資產管理公司以債務重組、對外轉讓等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對外轉讓的受讓主體不受地域限制。
從政策層面來看,資管機構可管理的資產范圍將逐漸放開,賦予資管機構更大的市場空間。
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前景廣闊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財觀念的增強,金融科技的進步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資管。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對提升資本市場效率、保護投資者權益以及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按照近幾年我國資產管理規模的增長情況,預測到2022年,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將達到252萬億元。
圖表3:2017-2022年資產管理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萬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內容: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背景及驅動因素;資產管理業務投資環境;國際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經驗借鑒;國內資產管理行業市場規模、運營狀況、競爭格局、營銷渠道分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