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浪潮下 保險行業發展前瞻
2015年11月1日,為期4天的“2015金融街論壇暨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正式落幕。在本屆金博會上,以“新常態、新金融、新功能”為主題的論壇、展覽、推介、交流、洽談、惠民等各項活動精彩紛呈,特別是“2015年中國保險行業年度峰會”格外引人關注。與會嘉賓圍繞“中國保險業變革與突破”、“互聯網+”推動保險業轉型發展以及未來“十三五”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與改革等主題,進行了不同視角的探討。
在互聯網的浪潮下,近年來大批國內保險公司、保險中介紛紛觸網。在當前態勢下,對于保險企業而言,必須將互聯網納入未來的發展戰略中,而如何快速而有效地借力互聯網進行業務擴展,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顯得尤為迫切。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我國目前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經營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對互聯網在保險行業的應用提出了建議。
為什么保險需要互聯網
1、傳統代理人渠道增長乏力
低成本、高效率是許多保險公司采取代理人渠道的初衷。保險營銷員數量也從2001年的105萬人增長到目前的300多萬人,代理人渠道實現保費收入的比例在2006年曾達到47%的歷史高點。但2010年以來,由于保險主體增加,競爭激烈,各公司增員難度不斷增加,加上保險業營銷員文化水平和素質的不斷提高對其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險營銷員的數量已經趨于穩定。
2、銀保渠道受限量價齊跌
2010年銀保新規后銀保新單不斷下降。2010年,銀監會發布90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和風險管理的通知》,《通知》規定以后銀行不再允許保險公司駐點銷售保險產品,且每家銀行最多只能銷售三家保險公司產品,此后銀保新單逐年下滑。據統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四大保險巨頭銀保新單保費收入同比月度增速不斷下滑。
互聯網保險的特征
1、保險產品趨于簡單化、標準化
保險產品可分為財產保險產品和人身險保險產品。產險保費收入的75%都來自車險,而車險又是較為簡單的標準化產品,適于在互聯網渠道銷售。目前壽險公司銷售產品主要分為健康險、意外險、普通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的設計亦相對簡單,而普通壽險中在銀行渠道銷售的偏理財類產品也屬于標準化產品,這些產品也都可以在互聯網渠道銷售。同時,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促使保險產品向標準化、簡單化發展,一項關于消費者對保險需求的調查顯示,71.1%的被調查者希望購買簡單、易懂的保險產品。
2、保險產品定價更低
保險的保費由純保險費和附加保費兩部分構成。以預定時間發生概率為基礎進行精算分析所得出的保險費稱為純保險費,附加保費用于保險經營過程的一切費用開支。附加保費是用于各種業務及管理費用支出的資金的來源,互聯網銷售成本低,附加保費可能大幅下降。以日本Life Net生命為例,通過壓縮附加保費,可以做到部分險種保費減半。
3、保險也能私人定制
互聯網保險絕不僅僅是保險產品的互聯網化,而是對商業模式的全面顛覆,互聯網保險的內涵不僅涉及產品,更涉及保險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當私人定制成為可能,長期困擾保險行業的產品和服務的同質化問題將得到解決,同時,對保險經營者來說,有了大數據以后,風險管理和成本管控將更加精細化。
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經營現狀
近兩年,我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企業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從2011年至2013年,國內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從28家增加到60家,年均增長達46%。
圖表1:2011-2013年我國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公司數量及增長率(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1-2013年,我國互聯網保險投保客戶數從815.73萬人增長到5436.66萬人,增幅達到566.8%,年均增長率達158.16%
圖表2:2011-2013年互聯網保險投保客戶數量及變化趨勢(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保險行業如何抓住“互聯網+”的機遇
一是產業融合的新機遇:借助“互聯網+”模式的廣泛應用和大數據的精確定價、精確營銷、精確管理,有利于打造一站式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二是管理優化的新機遇:在“互聯網+”模式下,有助于實現集中管理和資源共享,并整合各種方式和渠道。三是技術性帶來新機遇:保險業集團化經營在“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實現技術升級的轉型提升,有助于構建符合大數據要求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響應前臺,有助于推進輕資產機構的建設。四是體驗提升:在集團化模式下更能把握互聯網機遇,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轉型升級,從用戶不同階段的需求出發,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體驗。
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前景
假設:①行業財產險和壽險保費2014-2020年CAGR分別為12%和10%(不考慮重大政策影響);②基于2013年前三個季度全行業車險電銷、網銷滲透率分別為18.2%和4.3%,假定至2020年車險網銷滲透率為8%;③考慮壽險公司意外險和健康險多為附加險,假設10%的意外險和20%的健康險附加在網銷傳統壽險或單獨銷售(主要是重疾險);④傳統壽險(主要是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等)50%、家財險、短期意健險至2020年以網銷為銷售渠道。
剔除與網絡信息安全相關的責任類保險創新產品以及規模難以估計且受政策影響較大的短期高收益率理財型產品,僅考慮只用少量參數就可以描述和定價的保險,預計至2020年網銷保險保費有望達到3000億元,渠道滲透率為8.5%,其中網銷財產險1461億元,渠道滲透率10.2%,網銷壽險1538億元,渠道滲透率7.4%。
前瞻預策隨著互聯網保險行業市場的成熟,規模爆發性的增長,以及互聯網保險低成本運營優勢的凸顯,未來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經營效益將好過傳統的保險業務模式。
圖表3:2015-2020年我國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傳統保險枯木逢春 互聯網保險行業前景解 |
互聯網保險現狀分析 沉睡中的億萬雄獅 |
互聯網保險監管辦法出臺 行業發展前景如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