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VS自營:互聯網家裝模式優劣勢分析
2015年以來,互聯網+熱潮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家裝成為熱門主角之一,今年整體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500億元。互聯網家裝市場巨大,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伴隨著大量資本涌入,商業模式也逐漸清晰。互聯網已經顛覆了絕大多數的傳統行業,而產品線復雜、服務鏈條長、周期長的家裝行業一向被視為傳統行業最后的防線,也是最難被顛覆的行業之一。那么,互聯網家裝模式究竟有哪些優劣勢呢?
互聯網家裝的運營模式主要有兩種,通俗的可以理解為電商行業的天貓模式和京東模式:前者其實是大平臺打法,聚集產品和服務供應商,賺取廣告和租金利潤;后者則是自營模式,自己采銷產品,賺取利潤差。目前,奉行天貓模式的有以土巴兔、齊家網為代表的一批企業,追隨京東模式的有愛空間、家裝e站等公司。以成熟的電商平臺為模仿對象,這些企業都有堅持的理由和成功的可能。
圖表1:平臺式家裝企業商業模式解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平臺模式的好處是能夠快速聚集大量的供應商,體量可以做的很大,如同天貓,但劣勢是對產品沒有掌控力,很容易在做大體量的同時,做大負面口碑,因此這個模式也有它不好的地方。自營模式雖然能夠對產品有足夠的掌控力,但這個O2O模式過重,不僅要有強大的線上運營能力,還需要有大量的線下產品服務資源,像京東就花費大量的資金去自建物流體系,但多年來持續虧損,難以盈利。需要指出的是,兩種模式也沒有絕對的對立,正如京東自己也開放商家入駐一樣,互聯網家裝中的自營和平臺模式也都尚未成熟和定型。
圖表2:自營式家裝企業商業模式解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傳統的家居業態主要有三大類:材料商品牌、賣場和裝修公司。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這種穩定的三角關系開始逐漸瓦解。在“互聯網+”時代,模式決定未來,資本跟隨趨勢。對傳統家裝市場的互聯網化改造任重道遠,市場競爭主體也剛拉開架勢,格局遠沒有塵埃落定。平臺模式與自營模式只是一個宏觀和簡單的分類,其他的商業模式也都在探索和形成之中,誰能在資本的推動下實現持續盈利和穩步發展,仍有待于市場的發展和觀察。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我國家裝行業從弱到強 |
家裝企業何去何從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