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市場爆發式增長 孕育出四大運營模式
10月21日下午,中糧我買網宣布獲得百度、泰康人壽的聯合投資2.2億美元。此前,阿里巴巴已經推出了天貓超市,騰訊也與京東攜手,此次百度投資我買網,標志著BAT三巨頭又開始搶攤生鮮電商這一新的“藍海”。
市場爆發式增長
近兩年,生鮮電商市場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130.2億元,較2012年增長了221%;2014年,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260.0億元,同比增長100%。
圖表1:2010-2014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四種運營模式
基本平臺所擁有的資源和物流配送體系來看,可將當前中國生鮮電商平臺的運營模式分為四大類,分別是:綜合電商平臺模式、垂直電商平臺模式、物流企業平臺模式、傳統零售平臺模式。
其中,綜合電商平臺模式運營特征為:提供平臺吸引生鮮廠商入駐,具有先天流量優勢;只負責監管,入駐廠商自行實施產品的配送。代表平臺為:京東、亞馬遜、天貓、1號店等。
圖表2:綜合平臺類生鮮電商案例代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垂直電商平臺模式運營特征為:專注于生鮮產品領域,自行配送,具有區域特征,配送范圍僅限于一定區域。代表平臺為:中糧我買網、沱沱工社、本來生活等。
圖表3:垂直類生鮮電商案例代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物流企業平臺模式運營特征為:依托物流體系的優勢發展生鮮產品冷鏈配送,有自己的冷鏈物流配送體系。代表平臺為:順豐優選。
傳統零售平臺模式運營特征為:依托門店優勢進行輻射,發展線上服務,拓展營銷渠道;產品自行配送,以門店輻射為主。代表平臺為:沃爾瑪、飛牛網等。
圖表4:物流企業及傳統零售類生鮮電商案例代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深耕細分市場
生鮮電商市場的競爭程度正在快速激烈化,未來行業的競爭格局將是“巨頭壓境、結盟發展、競爭升級”。而其他實力稍弱的電商平臺要想在競爭中存活下來,必須深耕“專而精”的細分市場。可以預測,未來聚焦細分生鮮產品領域的電商企業會大量增加,體現為領域聚焦、人群聚焦、資源聚焦的特點。也就是說,在水果電商、蔬菜電商、海鮮電商、奶制品電商、凍品肉蛋電商等一系列更加細分化和專業化的電商平臺會越來越多。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京東將為天天果園提供物流體系支持 冷 |
冷鏈物流未來幾年發展前景看好 |
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47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