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雙向驅動 推動茶產業蓬勃發展
茶葉源自中國,已經是世界飲料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種。作為世界上最早發現、繁育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的國家,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消費國和貿易國之一。茶葉種類繁多,根據國家最新版《茶葉分類》,茶葉可以分為七大類,包括綠茶、紅茶等。同時,茶葉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基、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具備提神醒腦、助消化、抗氧化、降血壓等功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茶葉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全國有20個省、市、自治區生產茶葉,涉茶人員約8000萬人。茶葉產業已成為主產區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的優勢農業產業,對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03-2014年,我國茶葉種植面積和茶葉產量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到2014年,我國茶園面積達到了256.64萬公頃,約占全球茶園面積的50%,居世界第一,茶葉產量為209.57萬噸,產量規模也居世界第一。
圖表:2003-2014年我國茶葉種植面積及產量情況(單位:萬公頃,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市場:潛在消費量巨大,年輕人將成消費主力
我國人均茶葉消費量為950克/年,位列全球第20位左右,與中國香港、臺灣等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其中,國內沿海等發達城市茶消費量較高,而廣東人均年飲用量位列第一,在2000克/年以上,已經超過英國。
全國喝茶消費者有4.68億人,占總人口的36%,其中城市消費者2.54億,農村為2.14億,潛在人群巨大;此外,我國當前茶葉消費以老年人為主,由于茶比其它飲料健康無副作用,許多80、90后年輕人已轉為茶飲,將成未來消費主力,且傾向于品牌茶。
此外,各種茶類產品正如火如荼展開,必然拉動茶葉需求,其中茶食品已經成為中國的新興產業。根據EuromonitorInternational測算,2000年中國茶食品市場規模為121.6億元,2013年已經超過千億,年復合增長率在19%左右。
國際市場:一路一帶建設,國際環境優化推動出口穩步提升
作為第二大茶葉出口國,2014年我國茶葉出口量達到30.2萬噸,2000-2014年CAGR為2.03%,同期出口金額CAGR為9.72%。其中,非洲、亞洲和獨聯體位列我國茶葉出口前三大地區,占比分別為54%、18.3%、12.9%。
圖表:2014年中國茶葉出口地區占總出口數量比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以及非洲等外部市場恢復穩定,我國茶葉出口量有望恢復穩定增長。保守估計,我國茶葉出口量至少以2.03%的復合增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達到34萬噸。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