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并軌方案將出臺 “公務員熱”或降溫
養老金“雙軌制”一直是社會非常關注的問題。根據調查,75.4%的職工養老金低于2000元,92.3%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卻都高于4000元。其中,在2011年8月,被訪者領取的養老金最低為200元,最高為1萬元,相差50倍。這種由于“養老金雙軌制”導致待遇千差萬別的問題,讓養老金雙軌制成為了特權的象征和不公平的符號。
隨著養老制度的改革的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一事已被提上日程。按照中央部署,有關部門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和反復論證,已經擬訂了改革方案,并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據悉,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一個統一”,就是說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來化解“雙軌制”的矛盾。“五個同步”也非常關鍵,是指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隨著改革思路的出臺,改革存在的問題也隨著而來:
1、養老金替代率會否趨同?
有統計顯示,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替代率超過80%,個別甚至達到100%。而目前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則在50%以下。根據調研數據顯示,49%的被調查者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滿。
不過,實現實現養老金替代率的“平等”并非一朝一夕之力。不少專家認為,有賴于職業年金制度的建立,改革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水平不會有明顯下降。但是長期來看,兩者替代率終將趨同。
2、公務員養老保險會否動用企業養老金?
按照《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試行辦法》的表述,職業年金是指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依法參加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為保證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并軌”后退休金不會出現大幅下降,職業年金就必須“做實”。簡單來說,國家本來只需支付已退休公務員的養老金,但現在還要想辦法給在崗的公務員“存錢”,難度很大。而近兩年國家增加增速放緩,財政收入增速也在下降,憑空增加一大塊公務員養老金開支,錢從哪里來?會否動用企業養老金?
專家認為,這部分錢應該由財政資金和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雙重投入。在這一問題上,深圳職業年金制度有一定借鑒意義。根據《深圳市行政機關聘任制公務員社會養老保障試行辦法》,各行政機關將本單位聘任制公務員職業年金繳費列入年度部門預算,按月劃繳至聘任制公務員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聘任制公務員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采用個人賬戶方式進行管理。職業年金繳費比例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3、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會否上漲?
機關事業單位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后,將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而當前很多基層地區的公務員群體工資水平相對較低,而社保個人繳費的比例不低,對于那些月收入2000余元的基層公務員而言,自己負擔各項社保繳費相對困難。機關事業單位會否出現大規模的漲薪?
據內部人士透露,未來機關事業單位將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漲薪,但將通過職業年金的形式將上漲工資存入個人賬戶,退休的時候就會拿到。職業年金上漲的規模與公務員需要上漲的薪酬差不多。
4、養老金是否可以用來投資?
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機制尚不健全。絕大部分基金作為財政專戶存款“躺”在銀行里“睡大覺”,整個基金的收益率甚至低于通貨膨脹率,導致基金的貶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從2007年到2011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年結余占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當年結余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2010年更是達到了71.55%,2012年占比有所下降,但仍達到了61.60%。
圖表1:2008-2013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當年結余及占比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養老金能否用于投資?針對這一問題,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表示,下一步將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辦法,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擴大投資渠道,實現保值增值,增強基金支付能力。
相關推薦 |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商業保險迎來發展機遇 |
2600萬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比例僅14 |
稅收遞延養老保險仍是將問題丟給下個倒霉 |
養老保險并軌需要輿論繼續推著政府走 |
企業年金將為我國養老保險行業發展的主力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