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萬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比例僅14% 成延退首選對象
據央視報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副部長胡小義近日表示,為保證平穩過渡,不對當前的就業狀況造成太大影響,中國將采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式。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曾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最新的消息稱,目前最低退休年齡群體將可能成為延遲退休政策的先行者。按照現行的規定,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顯然,這個最低退休年齡群體基本都屬于重體力勞動者。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建筑勞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6261萬人,比上年增加983萬人,增長3.9%。其中,16-20歲占4.9%,21-30歲占31.9%,31-40歲占22.5%,41-50歲占25.6%,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15.1%。從年齡段來看,青壯年農民工占了大部分,但從趨勢看,40歲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農民工平均年齡也由34歲上升到37.3歲。
圖表1:各年齡階段農民工的比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參與社會保險的角度來看,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的比例仍然較低。報告顯示,雇主或單位為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比例分別為14.3%、24%、16.9%、8.4%和6.1%,分別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個百分點。從近五年數據看,外出農民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僅提高4個百分點左右,而“五險”中參保率相對較高的工傷保險沒有明顯提高。
農民工作為社會弱勢群體,本就面臨著勞動和生活條件差,常被克扣、拖欠工資的問題,在各個行業當中,農民工參與社會保險的水平也是最低的。如果延遲退休年齡,這部分參保的農民工將受到嚴重的影響。農民工中很大一部分從事的是一線繁重的體力勞動,上了年紀的勞動者基本已經很難再保持原有的勞動強度,無論是對勞動者自身還是企業單位都是雙方負面影響。要解決養老金缺口,解決養老雙軌制問題,延遲退休只是權宜之計,在執行過程中更應當權衡各方利益,尤其要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不應該想當然從最低退休年齡群體開始簡單操作,而是要結合不同行業特征,切身考慮不同從業群體的生存狀態,周密考慮。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