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配額是妥協還是另有企圖
2015年伊始,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2015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稀土和其它一些產品(包括鎢和焦炭)的配額將被一套出口許可證制度取代。10年前出臺的出口限制政策在2010年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當時中國收緊配額,導致貿易商爭先恐后尋覓貨源,并引發華盛頓和東京的戰略關切。
2014年,美國針對中國稀土出口配額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起的挑戰獲得勝訴,敗訴后我國面臨取消稀土配額政策,下調關稅,稀土出口閘門放開等,拉開新一輪企業洗牌序幕。
此次取消配額,標志著中國進入后配額時代,國家對稀土調控和整合力度將再次收緊,大幅調高資源稅以遏制稀土大量出口,從而實現戰略資源的保護,同時有助于減少因為WTO敗訴對我國稀土管理帶來的負效應。
而且從目前資源稅改革規劃來看,稀土資源稅改革可能將從“從量計征”改成“從價計征”。所以,一旦稀土價格出現上漲,相應的資源稅將增加,企業的成本將增加,從而推動價格上漲。在定價權爭奪上,中國政府通過嚴格控制國內稀土生產以及打擊稀土非法生產和走私等措施,尋求提升中國對稀土產品的定價能力。因此,當前中國稀土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以及部分不法分子對稀土資源的非法開采甚至走私等一系列問題將得到有效的緩解。
價格的上漲使得國外稀土企業難以盈利,此前中國廉價出口稀土,加工主要在日本進行,配額帶來的價差激發許多日本企業把工廠遷至內蒙古包頭周邊地區,那里是中國稀土開采中心之一,因此這也能改善目前我國稀土企業以低端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直接導致了我國出口了大量寶貴的資源卻沒有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的情況。
中國是全球稀土供給中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稀土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1-2010年全球稀土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0年全球稀土產量達到13.3萬噸;2011-2013年,全球稀土產量有所下降,但總體保持在11.1萬噸左右。
圖表1:2001-2013年全球稀土產量情況(單位:千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年,全球稀土資源產量111760噸,其中中國產量約10萬噸,占到全球產量的89.48%。其次是美國,其產量為4000噸,占全球產量的3.58%。
中國作為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全國已有22個?。▍^)先后發現一批稀土礦床,主要分布在內蒙、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山東等地。同時中國的稀土礦產量也占據了全球的絕大一部分份額。從下表可以看出,2001-2013年,中國稀土產量占據全球稀土產量的比重均保持在85%以上,說明了我國稀土產業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圖表2:2001-2013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稀土產量的比重(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稀土出口配額變化情況
2011-2014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變化不大,其中2013年商務部公布的兩批出口配額合計30999噸,為近年來最大值;商務部公布的2014年第一批出口配額中輕稀土13314噸,重稀土1796噸,第二批出口配額中輕稀土13691噸,重稀土1809噸,兩批出口配額合計30610噸。
圖表3:2011-2014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單位: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我國稀土出口結構來看,近年來,日本、歐洲和美國是我國稀土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出口數量占總出口的比重分別在34.1%、20.3%和34%左右。
圖表4:近年我國稀土出口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稀土價格有望改變頹勢
從2008-2014年中國輕稀土價格走勢圖來看,我國輕稀土價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勢。在2011年以后,由于產能過剩以及不法開采走私現象的產生,稀土價格走勢就盡顯頹勢,在后配額時代,隨著資源稅的征收,國家對稀土行業監管的規范,都將促使成本提升,因此未來稀土價格回升的可能性將大大提升。
圖表5:2018-2014年中國輕稀土價格走勢分析(單位:萬元/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推薦 |
印日聯手 我國稀土如何破局 |
稀土案敗訴 倒逼產業改革提速 |
2014年稀土產業投資機會:下游應用與 |
商務部公布2014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 |
稀土資源過度開采 產業整合勢在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