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住證制度待產 戶籍改革助力新型城鎮化
2015年1月2日,國務院法制辦結束對《居住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歷時29天,這是戶籍改革的重要一步。未來,隨著新居住證制度的實施,將會對新型城鎮化核心——實現人的城鎮化有著巨大的幫助。
居住證和暫住證一字之差,卻有著相當大的差別。暫住證據說為深圳首創,代表的是暫時居住的權利和一個身份,是特定時期的人口管理方式,主要是方便公安部門的管理;而居住證則相當于“外卡”,雖未能實現同城同權,但作為戶口和暫住證之間的過渡,對于戶籍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居住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一大突破在于,試圖將該制度推廣到“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全國285個地級市中,僅4個沒有設區。根據這份由公安部起草的征求意見稿,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只需符合“有穩定就業、穩定住所、連續就讀”3個條件之一即可申領居住證。從內容上看,其許諾9項基本公共服務、6項便利,其中“免費接收義務教育”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一條。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雖然我國名義上采用城鄉二元結構,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后人口遷徒政策的逐漸放開,城鎮常住人口和城鎮戶籍人口并不能完全對應,1978年后城市常住人口迅速上升,2013年底城市化率已達53.70%,相比之下戶籍人口的增長速度相對較慢,且受政策變動影響明顯,在不同時段速度相差很大,2013年底非農業戶籍人口比重為35.70%。
圖表1:不同統計層面非農戶人口比重(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0年6.63億農村常住人口,就業人口為3.67億,其中從事農林牧漁業的農業就業人口為2.65億,非農林牧漁業就業人口為1億,其中從事非農生產性產業的人員有約0.8億,基本上這些人都是本地農民工。
圖表2:我國城鎮人口構成(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全國范圍內,居住證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側重于吸引中高端人才,往往對學歷、工作單位、繳稅年限等有較高限制;另一類側重提供公共服務,對流動人口素質的要求相對較低。由以上分析可知,若居住證制度放開,對于北上廣深等公共福利好的大型城市的城市人口承載力、人口管理等方面將會帶來巨大的挑戰。但北上廣深的居住證申請條件相對來說較為苛刻:
◆ 北京市居住證辦理條件
(1)符合規定條件的申報單位連續聘用滿6個月以上;
(2)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并取得學士(含)以上學位或具有中級(含)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相當資格、資質;》;
(3)在本市有固定住所;
(4)男性不超過60周歲,女性不超過55周歲。
◆ 上海市居住證辦理條件
上海實行居住證積分制度,按照最新實施的居住證積分制,持有居住證、總積分標準分值達到120分的外來人口,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異地高考、社會保險、證照辦理、住房、基本公共衛生、計劃生育等公共服務待遇。然而,由于大量文化層次低的外來務工者扣除教育背景的分數,很難拿到120分的標準分。
◆ 深圳市居住證辦理條件
(1)在特區有合法穩定居所。非深戶籍人員自辦理居住登記之日起至申領居住證之日止,連續居住滿12個月的,視為有合法穩定居所;
(2)在特區有合法穩定職業。
從北上深的居住證辦理條件來看,北京最難,上海其次,深圳則較為容易。
相關推薦 |
新型城鎮化方案即將出臺 軌道交通裝備市 |
新型城鎮化下 華中商業地產冷思考 |
新型環保燃料水煤漿經濟、環保效益顯著 |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方案試行 中職教育再獲 |
新型肥料助推肥料制造業轉型升級 |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建設現狀與未來空間預測;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動力機制;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路徑設計與發展模式;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產業趨勢與投資機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