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展成交234億美元 中國飛機怎樣飛得更高
2014年11月16日下午,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珠海落下帷幕。6天展期里,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家廠商參展,室內展覽凈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參展飛機130多架,軍政貿易代表團150個,舉辦各類會議活動68場。貿易總額達234億美元,其中,成交各種型號的飛機227架。
作為全球五大航展之一,從1996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影響力和成交額逐漸增加。2014年成交額為234億美元,和2012年相比接近增長100%。而本次航展最大的突破則是我國自主研發的20架運12飛機首次出口美國,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圖表1:2006-2014年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成交金額和飛機數量(單位:億美元,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民用飛機制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運-12F的主要系統采用了西方承包商,其發動機是普惠公司生產的PT6A-65B。發動機在整個飛機中價值占比超過25%。突然覺得消失了一些自豪感,發動機是整個飛機中技術要求最難,研發時間最長,材料要求最高的部件,其決定了飛機的大部分性能。管理學上面有著名的短板理論,而發動機技術正是中國航空航天行業的短板。中航工業集團任重道遠,雖然,研發費用較高,研發周期長至50、60年,其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但是為了中國的航空航天安全,為了中國的航空航天實力的發展。最難突破的地方往往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世界商用航空發動機長期被CFM INTL和RR、GE等公司壟斷,如何從中殺出一條血路,是中國航空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圖表2:商用飛機發動機市場份額(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成交額不斷上升,但是我們在看到進步的同時,也需要看到差距,什么時候,真正的從機身設計,到整機安裝到發動機等全部核心技術全部由中國掌握的時候,我們才能說,我們在世界航空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們中國的飛機飛翔在世界各地。中國飛機如何才能飛得更高?如何才能飛得更穩?我們需要從原材料技術、到組裝能力、到設計能力等各項技術和能力的發展,我們需要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期待2016年中航工業能夠給我們帶來新的亮點。
相關推薦 |
民用客機需求大增 永磁電機將是未來電機 |
全球新增民用航空市場20年內將達4萬億 |
助推2020年居民用氣量達到1000億 |
未來民用建筑企業將根據金字塔型服務需求 |
民用建筑競爭激烈集中度低 企業優勢培育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