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競爭激烈集中度低 企業優勢培育需全面調整結構
國內民用建筑行業是最早市場化以及最早引入競爭的行業之一,發展至今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較低。
目前,我國民用建筑行業處于產能過剩階段,“產業利潤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產業集中度低”已成為形容民用建筑行業的經典術語。
從建筑業各上市板塊來看,相對于基建、裝飾、園林工程等領域,我國民用建筑領域的上市企業凈利潤增長較為緩慢,增長空間較小,因此也加劇了各方對市場和利潤份額的爭奪。
圖表1:中國民用建筑行業競爭特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由于除上市公司外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營業總收入數據難以獲得,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行業總收入數據也未有權威部門進行統計,《2013-2017年中國民用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以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扣除土地購置費用)代替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行業收入,而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工程總承包收入代替營業總收入計算行業集中度。經前瞻整理,2011年我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行業的集中度較低,行業前4家企業的比重不到10%,而前8家企業的比重僅為11.19%。
圖表2:中國房屋建筑工程行業集中度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盡管我國民用建筑工程行業競爭激烈,但也形成了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從企業來看,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無疑是行業龍頭企業。不管是在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該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國內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2011年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總承包收入達到3236.38億元,第二名與其相距2000多億元。在國際業務方面,2011年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國際工程承包收入位列全球工程承包商第22位,位列房屋建筑工程承包商第六位。
根據《2013-2017年中國民用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對民用建筑企業的案例分析可以得出,民用建筑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結構調整,增強競爭能力,從而形成新的競爭優勢。近些年來,為適應建筑市場需求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民用建筑業企業紛紛展開了在發展戰略指導下的全面結構調整,包括產權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目標市場和承包建設方式的調整;企業資源結構調整、集團內部的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和市場布局結構調整,形成了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