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得罪了誰 為何成為“全民公敵”?
2014年8月,楊元慶在亞布力論壇上暗指某企業:“有些企業試圖把價值鏈其他環節都外包,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營銷環節上,希望獲得快速成功,圈來資本市場的錢,他們不去琢磨如何苦練企業內功,怎樣做好研發、把控產品質量、管理好供應鏈、改善售后服務,這樣的業務模式最終是行不通的。”業內人士都知道其所指的是小米?;叵肫?013年,在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董明珠炮轟小米:重營銷輕售后,靠價格競爭,太重視營銷而售后服務不佳,“億元”賭注也一時成為業界的談資。成立僅僅4年的小米為何成為業界大佬指責的對象值得我們深究。
小米自成立以來,就走上了一條不尋常手機之路——移動互聯網模式。小米采用“饑餓營銷”的模式為其帶來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而其看似成功的模式卻遭到楊元慶、董明珠等企業大佬們的炮轟,小米為何一時之間成了“全民公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米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成功道路,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斷攀升。根據調研公司Cys公布的數據,2014年二季度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達14%,首超三星排名國內第一,力壓聯想、華為等國內對手,無怪乎小米會引起競爭對手眼紅。
小米手機的崛起,是伴隨著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快速發展興起的。套用雷軍說過的一句話“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但不是誰都能成為那只站在風口的“豬”,小米無疑是其中的幸運者。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15-2020年中國手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手機產量達到14.57億部,同比增長23.27%;2014年1-5月,我國手機產量則累計達到6.88億臺,同比增長12.40%。2011年以來,我國智能手機銷量逐季增加。2013年全年,我國智能手機銷量為34310萬部,同比增長95.51%。2014年第一季度,我國智能手機銷量為10014萬部。
圖表1:2011-2014年Q1中國智能手機銷售量走勢情況(單位:萬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產量增長的同時,國內手機市場也需求旺盛。2013年,中國手機整體銷量達到3.90億部(不含水貨和山寨機),其中智能手機銷量為3.43億部,非智能手機銷量為4732萬部。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整體銷量達到1.11億部。在旺盛的需求市場刺激下,智能手機的品牌也快速增加,品牌競爭愈發激烈。2013年中國手機市場上參與競爭的品牌數量達到117家,從品牌關注格局來看,前三甲位置被國際品牌牢牢把握。前十五品牌中,國產品牌占據八個席位。
然而到了2014年上半年,智能手機市場格局急劇變化。從Cys公布的數據,小米以14%的市場份額居第一位;而根據聯想公布的2014年第一財季的財報顯示,在智能手機領域,聯想首次超過三星摘取了中國市場份額的桂冠。雖然標準不一,但目前在業界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及三星、小米和聯想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前三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