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投資先行 深度聚焦 深化合作 小米全面構建智能汽車產業鏈生態系統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比亞迪(002594);長安汽車(000625);長城汽車(601633);上汽集團(600104)等
本文核心數據:小米汽車產業鏈生態系統;小米汽車SU7供應鏈圖譜;小米汽車產業鏈投資圖譜
三大路徑助力小米全面構建產業鏈生態系統
2024年3月28日,小米在汽車發布會上正式公布了其首款量產智能電動汽車——小米SU7,這也標志著小米集團正式由“投資人”步入“競爭者”行列。回顧小米智能汽車業務布局脈絡,可以發現小米進軍智能汽車領域并非一時興起,而是通過投資產業鏈初創企業、深度聚焦核心技術、供應鏈企業深化合作逐步入局,構建一個覆蓋智能汽車全產業鏈的生態系統。
小米構建智能汽車全產業鏈生態系統主要分為三大路徑:一是投資先行,通過投資初創企業等全面構建產業鏈生態;二是通過企業自研,強勢切入電機、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環節;三是深化合作,采用直接與供應商合作方式,為智能汽車業務賦能。從環節特點來看,小米投資及自研主要集中在電動化、智能化等核心環節,在電氣電子、底盤/車身內外飾主要以合作為主。
通過三大路徑,小米汽車上游已覆蓋電池材料、半導體等相關領域,中游已覆蓋電動化系統零部件、智能座艙系統、智能駕駛系統等核心環節,下游已布局汽車后服務市場,全面構建產業鏈生態系統。
從小米汽車SU7的主要環節供應商來看,小米投資企業澤景電子AR-HUD產品均已供應小米SU7車型,小米SU7 Pro及小米SU7Max搭載禾賽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AT128,具備高階智能駕駛功能,分別于2024年4月和5月開啟交付。
投資先行,全面構建產業鏈生態
自決定涉足汽車領域以來,小米先后投資出行服務、汽車交易、物流配送、車險維修等汽車后服務市場相關領域;在官宣造車前期,小米對汽車后服務市場的投資逐漸收緊,投資重點轉移至自動駕駛、汽車半導體等領域;在官宣造車后期,小米投資汽車智能化環節投資節奏明顯提速,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用芯片、傳感器等領域投資強度提升。截至目前,小米及小米系投資機構已累計投資近百家智能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全面構建智能汽車產業鏈生態。
深度聚焦,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優勢
隨著汽車智能化(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和電動化的持續演進,相關環節價值含量越來越高,車企勢必要將這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掌握話語權。電動化系統零部件(電池、電機等)、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化底盤、一體化壓鑄等均成為車企自研重點環節。
除了通過投資參股布局產業鏈相關環節,小米聚焦電機、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五大汽車核心環節,進行技術攻堅,打造汽車產品核心競爭力。具體來看,在電機環節,小米與匯川科技、聯合汽車電子合作研發的超級電機V6、V6s在轉速、功率密度方面趕超保時捷、特斯拉,而由小米自主研發生產的V8s轉速達27200 rpm,實現電機功率密度10.14kw/kg,預計2025年上車;在電池環節,小米以提升體積化率為發力點,自研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和行業首創的電芯倒置技術,提高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達77.8%;在大壓鑄環節,小米自主定設計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群系統,并完成了大壓鑄全套流程及標準自研,同時自研出高強高韌免熱處理環保壓鑄材料“泰坦合金”,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可量產自研大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在智能駕駛環節,小米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通過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3項技術,分別提高了感知和識別技術,目前智能駕駛專屬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在智能座艙環節,小米基于小米澎湃OS,打造人車家全生態打造閉環。
但從與其他競品汽車對比來看,在電機環節,小米超級電機V6、V6s性能略遜與智界S7;在電池環節,小米SU7相對于其他競品汽車的亮點在于其創新性的集成技術,但從數據來看,電池容量上要略低于極氪007;在壓鑄環節,小米是國內唯一擁有可量產自研大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優勢較為明顯,但是在鎖模力上,小鵬擁有目前噸位高達12000噸的一體壓鑄機,并即將擴展一臺16000噸的壓鑄機,競爭較為激烈;在智能駕駛水平上,小米與其他競品汽車存在較大差距;在智能座艙系統上,基于米家的全球生態布局,在智艙方面展現出較強的生態應用體驗。
深化合作,供應鏈朋友圈持續擴容
在傳統硬件方面,小米多是采用直接與供應商合作方式,為智能汽車業務賦能。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國外供應商外,國內已經有40多家產業鏈公司成為小米汽車的合作伙伴。未來,隨著小米汽車業務大規模鋪開,供應鏈合作伙伴后續或將持續擴容。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ICV)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產業研究院長期對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的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分析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