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診斷產品加速獲批 拉動體外診斷市場空間
一、2014年眾多體外診斷產品獲FDA/CFDA批準
體外診斷產業是伴隨現代檢驗醫學的發展而產生的,同時其產業化發展又極大推動了新科學技術在醫學檢驗學、基礎醫學和藥物學等學科的發展應用。目前全球醫療決策中約有三分之二是基于診斷信息作出的,但在診斷方面的支出只占醫療總支出的約1%,進一步提升診斷技術和手段,增加診斷支出,可以為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提供更科學的決策依據,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體外診斷市場增長穩定,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8%。2007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為340億美元;2008年雖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依然逆勢上揚,保持穩健增長態勢,達到384.2億美元;2010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已達到460億美元。據預測,2014-2016年,全球體外診斷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8%左右,2016年將近700億美元。
隨著全球診斷技術的發展,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研發水平不斷提升,全球成熟的產品已經達到1200多種,產業化水平提升,規模效益明顯。2014年上半年FDA便已批準了7項體外診斷新產品,CFDA也批準了2項。
圖表1:2014年上半年已獲FDA/CFDA批準的體外診斷產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新產品問世對體外診斷行業的拉動作用異常明顯
目前我國已經產業化的體外診斷試劑僅有60多個產品;在腫瘤、艾滋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產品領域還較為薄弱。而目前全球成熟的產品已經達到1200多種,對比國外來看,我國的體外診斷市場還有較大的空白市場,但同時也說明了國內體外診斷行業市場化水平不高。從產業現狀來看,國內只有試劑行業,儀器行業不發達,這樣就形成儀器和試劑不配套的局面。
圖表2:新產品問世對體外診斷行業的拉動作用異常明顯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因此,目前我國高度重視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并將其作為醫療行業的重點支持產業,并給予大量的優惠政策,促進行業發展。同時,大量科研機構和海歸積極參與新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我國新產品每年都保持了30%以上的速度問世,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新產品(包括“新產品+現有產品升級”)的不斷產業化,不但填補空白市場,推動行業高增長,而一個新產品的問世則有可能帶來上億的市場空間,對行業的拉動效應異常明顯,以上案例證明了這一點。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