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老大”進軍電商快遞 前景何在?
6月11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公布從7月1日起全國鐵路實行新列車運行圖方案,明確將在北、上、廣、深間開行3對6列一站直達特快電商班列,這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貨改一年以來,首次精準定位“電商”而推出的特快班列,不僅市場化屬性更為強烈,投身民營快遞廝殺激烈的“電商”市場,也為過去慣以“大宗商品”為主的鐵路貨運貼上“快遞”的標簽。“鐵老大”此舉前景何在?
一、快遞業發展迅速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快遞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保持高速發展,行業收入從2005年的239.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441.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5.14%。
圖表1:2005-2013年中國快遞行業收入(年度)趨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二、快遞業競爭激烈
從行業總體的競爭情況來看,中國快遞行業從業企業眾多、競爭激烈,但總體來看,市場集中度較高,業務收入排名前十的快遞品牌占中國快遞市場收入份額的80%以上。大部分快遞企業呈“小、散”特點,網絡覆蓋及服務能力有限。基本形成了國有、民營和外資三足鼎力的競爭局面。
在中國快遞市場中,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在業務結構中各具優勢。目前,中國的快遞市場有三大競爭主體——EMS、外資快遞巨頭、民營快遞企業。EMS包袱沉重,份額下降,但具政策和網絡優勢。
(1)EMS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旗下的EMS在政策上有很大優勢。另外,由于郵政普遍服務的特點,EMS國內網絡覆蓋面最廣,如果能利用充分得當,將大大增強EMS的競爭力。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郵政幾乎壟斷著國內外快遞市場,但自90年代起,EMS的國內國際市場份額逐年下降,市場化運作后的表現如何還有待觀望。
(2)外資快遞巨頭
在國內快遞業務上,外資快遞巨頭的市場份額還很小。
(3)民營快遞企業
民營快遞企業異軍突起,繞過或者突破法規和機構的限制打擊,成為國內快遞市場的主力軍,占據國內快遞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同時,由于民營快遞企業數量眾多,良莠不齊,出現了很多服務質量上的問題,引發了眾多爭議。民營快遞企業中有一些企業已經有全國快遞網絡,服務質量比較高,如順豐速運、申通快遞、宅急送、小紅馬、佳吉、韻達。但更多的是資金和員工規模小的快遞公司,只能做所在城市的同城快遞,如北京快遞貓咪,杭州華通快遞等等。
圖表2:快遞企業三足鼎立競爭格局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三、“鐵老大”競爭前景
目前我國快遞行業80%是用汽車運輸,15%是航空運輸,依靠鐵路等其他形式的快遞業務不足5%,基于目前的高鐵網絡已經覆蓋了中國絕大多數區域,且其時效性較強,因此“鐵老大”在電商快遞中,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然而,“鐵老大”在電商快遞中的發展也絕非一片坦途。第一,快遞行業競爭較為激烈,目前,除了“老大哥”中國郵政EMS外,順豐和“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等民營快遞已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并且他們的服務網絡也已經覆蓋到了全國,“鐵老大”要想從中分一杯羹,并非易事;第二,客戶基礎較為薄弱,大部分用戶在對原有服務商習慣后,做出改變需要時間;第三,“鐵老大”全面推開還需時日,目前開通的區域有限,且高鐵快遞對客戶發出訂單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要求,全面推開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