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卡殼“最后一公里” 企業探索三大配送模式
2、第三方合作模式
第三方合作模式主要是指快遞企業與連鎖商業機構、便民服務設施、社區服務組織、機關學校管理部門以及專業第三方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投遞服務合作。第三方合作模式還催生了第三方代收貨公司的出現,如深圳貓屋電子商務便民服務有限公司以及收貨寶網。
對快遞企業而言,第三方合作模式的投資少,容易操作,也是許多快遞企業最為青睞的模式,但需要企業制定完善的合作方案。第三方合作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與與社區、物業合作。如韻達速遞與物業合作在全國推出400個社區便民服務點;圓通速遞和上海萬科30家小區物業合作,設立“物業快遞代辦點”。
第二是與商場、超市、便利店合作。如順豐速運與蘇果超市合作在南京開展快遞業務;四川郵政EMS與紅旗連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京東商城與WOWO便利店合作開設包裹自提點。
第三是與學校合作。2013年12月,山東濟寧首家校園“快遞超市”投入運營;2013年1月,天津市內部分高校開始與快遞公司簽署協議,保障學校快件的順利配送。
3、智能快遞模式
智能快遞投遞箱是一個基于物聯網的,能夠將物品(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和管理的設備。與PC服務器一起構成智能快遞投遞箱系統,PC服務器能夠對本系統的各個快遞投遞箱進行統一化管理,并對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分析處理。
一般流程是快遞員將快件送達指定地點后,只需將其存入快遞投遞箱,系統便自動為用戶發送一條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驗證碼,用戶在方便的時間到達該終端前輸入驗證碼即可取出快件。
目前,智能快遞投遞箱仍然處在探索階段,還缺少法律法規環境的支撐。但是,這種模式也是國家相關部門著重推廣的一種模式,國家郵政局擬推行智能快遞投遞箱的相關標準。
智能快遞投遞箱的建設方面,呈現政府與企業共同投資的局面。2014年2月,杭州市宣布將在主城區建立800個“E郵柜”公共服務站點,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配送;2013年6月,京東在北京、沈陽兩地投放自提柜業務,韻達速遞在主要在上海高校校園和社區設立自助快遞站。
要解決末端投遞的問題,除了在配送模式的探索外,快遞企業還應加強自身水平的建設。從網點、員工培訓、信息化水平三個方面進行投資,一方面,快遞企業要合理布局配送服務網點,提高網點覆蓋率;二是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服務水平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以保證企業與客戶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