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央行不可能為一種不可控貨幣買單
12月18日,央行網站突然出現頁面打不開的情況,同時,央行官方微博也出現很多“異常評論”。分析認為,央行網站遭黑可能與近日來央行出臺的比特幣政策有關,因而受到比特幣玩家的攻擊。
12月5日,央行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表示比特幣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本周一,央行再度“出擊”,約談10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明確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得給比特幣、萊特幣等交易網站提供支付和清算服務”。據比特幣中國的數據顯示,12月17日比特幣價格暴跌近30%,至4000元左右,18日下探至2500元,19日上午成交價僅為2580元,跌幅共計已超過50%。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央行對比特幣的態度是明確的,對比特幣限制政策的出臺也是必然的。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貨幣,從2011年步入成長開始,一度以完美生長曲線上升到近月來的1000美元,然而這種貨幣卻并不具備成為真正意義“貨幣”的屬性。
首先,法律規定,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合法貨幣,而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不具備任何合法屬性。
其次,比特幣的價值波動性蘊含高風險。中國是全球比特幣的最大消費市場,而比特幣在中國的迅猛發展與其原有威脅度不夠有關,因為官方和公眾對電子貨幣的認知都不夠,電子貨幣本身是一種新興事物,是隨著科技進步和發展所出現的新興產物,其合理性、可行性、危害性的論證都有待檢測,所以官方起初的態度會是默許。然而2013年比特幣的超快增值,卻充分顯露出了其不穩定性,如果比特幣在中國大量流通,如此增值必然會導致一個非??膳碌慕Y果--超大比率的通貨膨脹,后果不可想象,它的波動會給電子商務帶來致命的打擊。
最后,比特幣的不可控性是一個先天性硬傷。這里必須強調,比特幣不是中國央行發行,也不是美聯儲發行,不具備任何官方屬性,也意味著比特幣難以被官方所掌控。中國政府帶動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印鈔與投資,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商貿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人民幣的新增速度是18%,這也保證了政府有充足的財力進行投資從而拉動經濟。而比特幣卻對政府無任何幫助,是一種政府無法控制的貨幣,本質上講是一種投機性貨幣,自然得不到政府支持。
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嚴超波認為,電子貨幣有機會在未來成為合法貨幣,但絕對不是比特幣,而是官方所發行的具備高度可控性的“類人民幣”,該貨幣的發行與其市值必須能受到政府的嚴格控制,而發行的一個大前提可能是網絡安全的可靠性達到一個空前水平。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