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上海自貿區真正使命 習近平與李克強的改革經濟學
很多人都知道,上海自貿區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自貿區,因為它是首個"國內自貿區",與傳統的"多國自貿區"有本質區別;可能大家也知道,上海自貿區是一個真正的自貿區,它里面有很多遠超其他海關特殊區域的寬松制度;但是大家卻不一定知道,上海自貿區同時也是一個政治意義要遠大于經濟意義的自貿區,一個以改革為核心、決心撬動利益集團的自貿區。
1、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保稅區發展前瞻及招商引資策略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國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包括保稅區、自由貿易港等,近年來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上海自貿區作為一種特殊的海關監管區域,其經濟前景十分看好。前瞻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保稅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537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其中出口875億美元,同比增長47.4%;進口1662億美元,同比增長22.3%。
2、上海自貿區所承擔的改革使命
鄧小平后的江澤民時代,朱镕基總理曾以鐵血手腕進行改革,雖然改革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但卻由于手段過于直接,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集體抵制,結果改革無疾而終、不了了之,朱镕基總理也只做了一屆便離開了政治舞臺的最中心,這也導致江澤民主席在位期間始終無大作為。江澤民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一方面是鄧小平的強勢改革開放的延續,一方面也是新改革思路的嘗試期,但改革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
胡錦濤主席吸取了江澤民時期的經驗,認為大刀闊斧改革的時機尚不成熟,中庸、和諧便成了社會發展的主題詞,改革二字也被徹底邊緣化。胡錦濤主席在位十年,總體來看,中國是按部就班地走了十年,"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發展了十年。
本屆中央領導人則處在一個十年平穩期后的思變期,十年中各種問題已經逐漸暴露,民心思變,改革時機已經成熟。中央政府吸取了朱镕基總理的失敗教訓,采用了更為高明的手法,通俗來講叫做"溫水煮青蛙",不直接與既得利益集團全面對抗,而是先取得小范圍的改革突破,再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這也就是上海自貿區被中央領導人所賦予的使命,以上海自貿區作為最終徹底粉碎既得利益集團的突破點。
3、上海自貿區所體現的改革思路
上海自貿區最受關注的一點便是開放金融、民營銀行。在我國,四大行壟斷了銀行業的大部分業務,而國家政策也保證了這一點,導致了小銀行和四大行之間的競爭受到限制。上海自貿區的打破銀行壟斷,不僅是簡單的降低準入門檻,而是減少國家對四大行的政策扶持,增加銀行之間的公平競爭、充分競爭、全面競爭。可以預見,這樣的改革如果在全國全面放開,銀行業的反應將是何等激烈,因為中國現有銀行業背后,站著包括地方政府、大型國有企業在內的國內最大利益集團。
除此之外,上海自貿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取消法律限制、開放外匯管制、引入外資等。從根本上看,上海自貿區的構建思路也體現了新一屆領導人的改革思路——對外以開放反向拉動市場,對內打破壟斷、弱化政府在市場上的職能、進一步開放市場、鼓勵自由競爭。
上海自貿區目前已經掛牌,在組建過程中也曾遭遇到比較強大的阻力,但最終中央領導人最終以其強勢將其順利推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上海自貿區的成敗將關系到習近平主席與李克強總理的經濟改革能否延續,能延續到哪一步,以及新一屆政府的改革最終能走多遠。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