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頻被起訴 同洲與小米罵戰背后看網絡視頻商業模式趨勢
2013年8月,迅雷科技起訴小米盒子盜播其電影《武俠》、《泰囧》;9月,湖南衛視起訴小米盒子盜播其王牌節目《天天向上》;10月份,小米科技的麻煩更多,先是優酷土豆起訴小米盒子對《北京青年》、《愛情公寓3》、《楚漢傳奇》等10部劇目侵權點播,接著是同洲電子起訴小米盒子部分技術涉嫌抄襲其機頂盒專利,并互掀罵戰,甚至早在中秋節前夕,同洲電子袁明就曾經撂出“某視、某米機頂盒,明天可能是你們最后一個中秋節”這種狠話。
面對內容服務商和硬件提供商的雙方夾攻,小米將內容侵權責任推給了iCNTV。小米盒子接入iCNTV未來電視運營的中國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臺,包括節目采集與播控系統等全部由iCNTV未來電視進行管理,言下之意,即使盜播侵權也是iCNTV的責任。而CNTV也比較配合小米,傳出將起訴土豆等盜播自家的《舌尖上的中國》作為回應,言下之意是大家都不干凈。
這一系列事件的角色包括了OTT盒子商、網絡視頻商、電視臺以及互聯網視頻牌照商。國家廣電總局下發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以下簡稱181號)文件規定,互聯網電視集成機構所選擇合作的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只能唯一連接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終端產品不得有其他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即不管是智能電視還是機頂盒等電視機附屬產品,若想接入互聯網電視,必須與牌照持有者合作。
2012年11月高調發布機頂盒產品的小米因涉嫌違反181號文件兩條規定,小米盒子剛上市一周即被廣電總局叫停。當時小米盒子一方面未與廣電總局批準的7家合法內容服務平臺合作,另一方面僅避開播控平臺,直接向用戶提供網易、PPTV、鳳凰視頻等網絡內容資源。內容提供方、互聯網視頻、電視臺、電視網絡公司、電信運營商之間相互利益怎么梳理清楚是目前OTT盒子行業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也是網絡視頻企業不斷進入OTT盒子引發商業模式之爭的冰山一角。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