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發展前景好 生態保護是前提
·政策驅動,促使行業快速發展
1、《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優先開發水能資源豐富、分布集中的河流,建設十個千萬千瓦級大型水電基地。重點拄送金沙江中下游、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中下淳、黃河上游、雅魯藏布江中游等流域(河段)水電開發,啟動金沙江上游、瀾滄江上游、怒江等流域水電開發工作。
2、《水電發展“十二五”規劃》
《水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十二五”期間,全國新開工常規水電1.2億千瓦,抽水蓄能0.4億千瓦,新增投產0.74億千瓦,2015年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9億千瓦(抽水蓄能0.3億千瓦),年發電量9100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絢3億噸;2020年水電總裝機容量達到4.2億千瓦(抽水蓄能0.7億千瓦),年發電量1.2萬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約4億噸。"西電東送"能力不斷擴大,2015年水電送電規模超過8400萬千瓦。
圖表3:“十二五”水電發展目標(單位:萬千瓦,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 投資估算
初步測算“十二五”期間水電建設投資需求約8000億元,其中大中型水電約6200億元,小水電約1200億元,抽水蓄能電站約600億元。
按20%的資本金比例測算,“十二五”期間資本金需求為1600億元,融資6400億元。西部的四川省和云南省是水電建設的重點區域,水電建設投資分別達到3300億元、3400億元。
·水電開發須考慮生態保護
研究發現,怒江的地質風險,出現滑坡、泥石流的概率很大,怒江水電站開發雖然很早就被提上日程,但因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且在環保方面出現巨大爭議。前瞻認為,水力發電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其發展的確是迎合了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但還應慎重科研、科學決策。水電站的開發應把生態成本計算在內,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大自然已經給我們發出了警告,本來就很脆弱的怒江中下游生態,應得到更多的保護而非破罐子破摔的“開發獲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