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資源過度開采 產業整合勢在必行
內蒙古擁有中國以輕稀土為主的最大稀土礦,這是包鋼稀土在北方得以實現資源壟斷的關鍵。2007年8月,內蒙古稀土高科公司更名為包鋼稀土公司。2007年12月,包鋼稀土公司與包鋼集團簽約,以2.68億元購得包鋼集團出資的稀土企業的國有產權。2008年12月,包鋼稀土公司出資3.85億元,同內蒙古高新控股公司、淄博包鋼靈芝稀土高科公司等共同組建內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整合控制采控源頭的基礎上,以整合稀土產品銷售業務的方式,增加對稀土產品市場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稀土產品氧化鐠釹等價格的成倍增長就是最好的例證。
2、贛粵模式——地方國有企業與中央企業競合重
贛粵模式是指本地區稀土資源豐富,有開發稀土資源的國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民營企業,也是中央企業的重視之地,稀土產業整合呈現出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競爭的態勢。中央企業的資金優勢和地方企業的資源優勢,使得地方與中央企業利益博弈復雜化。
江西省作為全國重稀土第一大省,贛州市擁有全國30%以上的離子型稀土礦。江西省成立贛州稀土集團,意圖統帥南方重稀土資源。2008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與贛州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合作發展稀土產業的框架協議,出資組建五礦贛州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中央企業看中地方的稀土采礦權,但贛州稀土礦業有限公司掌握著所有的礦權,僅僅通過配額的形式將稀土賣給開礦企業,中央企業根本拿不到采礦權,只能通過與稀土分離加工企業合資的方式染指贛州稀土。到目前為止,中央企業在江西省建立的大多是分離加工企業,并未參與上游稀土資源的開采開發,因此整合并未有實質性的推進。
廣東省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其中,河源市稀土資源為高價值離子吸附型,儲量占中國南方稀土資源的兩成以上。擁有廣東省四張采礦證中的三張、并爭取民企手中的另一張開采證的廣晟有色公司,是廣東省惟一合法的稀土采礦企業和主要開采力量,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0年,中鋁集團轉戰稀土資源豐富的廣東省清遠市,與清遠市政府合作組建了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2011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與廣東省河源市政府簽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戰略合作協議,對河源市以稀土為主的礦產資源進行合理有序的勘查開發與集約利用。另外,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到競爭隊伍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